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汉语桥”上绽异彩 异国学子汇深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届留学生汉语文化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2025-04-30 17:26:35   

四月,春风轻拂,繁花似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盛宴——首届留学生汉语文化交流活动。此次活动以“共筑汉语桥,融汇四海情”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埃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19个国家的80余名留学生参与,共同开启了一段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交流之旅。活动通过图片直播实时呈现精彩瞬间,吸引了近10万海内外观众在线关注。

开幕仪式上,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石颖贤、国际学院院长胡晓辉、经管学院副院长刘军弟、国际学院副院长程尚志、语言文化学院汉语教师、留学生专业课教师、经管学院研究生管理干部以及国际学院留学生辅导员出席。党委书记石颖贤在致辞中强调了国际合作交流对学院发展的重要性,鼓励留学生以汉语为桥梁,成为中外友谊使者与文化交流的使者。国际学院院长胡晓辉对经济管理学院留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汉语桥’在我校经济管理学院首次落地,既是语言学习的平台,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开幕式合影

开幕式

经管学院党委书记石颖贤致辞

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石颖贤致辞

国际学院院长胡晓辉讲话

国际学院院长胡晓辉讲话

在汉语能力素养展示环节,80余名留学生们满怀自信,用流利汉语进行自我介绍、分享在中国的生活点滴。来自缅甸的吴优围绕“在中国领略大江南北及美食”发表主题演讲,生动讲述自己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游历,以及品尝肉夹馍、泡馍、面条等特色美食的奇妙体验,带领大家开启一场舌尖上的中国之旅,赢得现场阵阵笑声与赞叹,充分展现出留学生们扎实的汉语功底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汉语能力素养展示

汉语能力素养展示

中华文化才艺表演同样精彩绝伦,节目形式多样,涵盖歌曲演唱、诗朗诵、书法表演、传统节日讲解等。留学生们以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韩子书等精神抖擞,齐声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昂旋律传递出对中国深深的敬意;飞扬等深情吟诵《登高》,将杜甫诗中的豪迈与沉郁演绎得淋漓尽致;陈敏等挥毫泼墨,一幅幅“我爱中国”“我爱陕西”“我爱杨凌”的书法作品跃然纸上,尽显书法艺术魅力;孔刊等则以灿烂笑容,将春节、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娓娓道来,让大家感受传统节日独特魅力;苏尔雅等演唱《朋友》,唱出异国伙伴间深厚情谊,诠释“汉语桥”活动真谛。现场气氛热闹非凡,掌声与喝彩声交织。

中华文化才艺表演

中华文化才艺表演

4月29日,留学生们迎着朝阳,踏上了前往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中华文化实践研学之旅。馆内,古老的青铜器静静陈列,西周青铜器何尊更是承载着“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记录——“宅兹中国”,诉说着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为研究周代礼制、疆域及青铜器断代提供了关键实证。留学生们驻足何尊展柜前,凝视着青铜器上斑驳的纹路与古朴的文字,来自斯里兰卡的兰卡感慨地说:“这真是一次奇妙的经历!有助于我了解中华文明,收获满满。”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苏尔雅也感叹:“中国的青铜器工艺精湛、历史意义重大,尤其是互动活动,让这次参观既具教育意义又引人入胜。”

中华文化实践研学

中华文化实践研学

长期以来,经济管理学院立足“双一流”农林学科优势,构建“专业理论+实践研学+文化浸润”三位一体的国际化育人体系,通过开发全英文课程、乡村调查等多元教学模式,全面提升留学生专业素养;同时,以课程思政为纽带,融合传统节日体验、非遗工坊等特色活动,深化“知华、友华、爱华”的文化传播与价值引领。学院凭借卓越的教学成效,招生规模与师资配置稳居全校首位,目前已累计培养近300名来自42个国家的优秀留学生,以孔浩、叶拉斯、陈振宁为代表的学子在国际农业合作研究中崭露头角,而首届“汉语桥”活动的成功举办,更为中外文明互鉴搭建了新平台。

此次活动是一次成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为留学生搭建了展示汉语能力和才艺的舞台,让他们在体验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在文物中探寻文化根脉,在生活点滴中感受中国的温度,留学生们进一步增强了知华友华的情感。未来,经济管理学院也将秉持开放包容理念,持续深化“留学西农”品牌建设,探索产学研用协同育人路径,为全球农业经济发展与中外文化交流培育更多复合型人才。(作者:杨维 李艳丽 刘国欣/文 吴佳芸/图)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