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10:48:49
中国农科新闻记者 胡海飞 王伟千
为推广和展示油菜丰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助推油菜产业创新链高质量发展,对油菜种植产业提供指导和建议,5月7日,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产业创新链“油菜丰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组邀请以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研究员田建华为组长,陕西省种子工作站高级农艺师赵彦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胡胜武、研究员徐爱遐以及宝鸡市种子工作站副站长魏小社等为成员的专家组对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位于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油坊村种植的205亩油菜丰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示范田进行现场观摩和测产鉴评。
观摩会现场
专家组一行首先在示范田进行了观摩,并对种植于该地的各油菜品种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比较。随后,听取了有关示范田情况的汇报,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最后,从多个种植于此地的油菜品种中选取了甘杂1号、甘杂2号、陕油15、秦优797等数个油菜品种,按照通用油菜试验测产方案,通过随机采样,测定收获密度、单株平均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按品种登记公告数据等,并结合实际的施肥情况、气候条件等基本情况,测定出该示范田中选取的数个油菜品种亩产在245.5~339公斤之间。
专家组观摩、取样、测产现场
专家组查看过测产数据后一致认为,在今年春季持续的高温少雨,田间蒸发量大,旱情极为严峻的情况下,应用油菜丰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的示范田块与非项目区的传统田块相比,各测产油菜品种高产、稳产性明显,有效解决了油菜生产中化肥农药和劳动力投入过量、机械化程度低、产量低、比较效益差的瓶颈问题,实现了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机械化,并保证了高效施肥和绿色防控,油菜丰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可加快大面积推广。
专家组测产现场
据了解,甘杂1号、甘杂2号油菜品种是由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和销售的适宜于黄淮海生态区,陕西省洛川以南渭北塬区海拔800-1100米范围区域,甘肃省天水、陇南两市的干旱、半干旱、浅山山区(海拔1700米以下)及川道地区,河南省三门峡地区及相似生态型地区的冬油菜区种植的油菜品种,其中甘杂1号油菜品种已在甘肃陇南、天水等地区推广种植近30年,至今仍在咸阳北五县的旱地种植中表现优秀。
除此之外,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还繁育、生产及销售适合在长江上游生态区陕西南部,长江中游、下游生态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黄淮生态区安徽和江苏两地淮河以北、河南、山西运城、陕西关中、甘肃陇南的冬油菜种植地区秋季种植的油菜品种高科凌油1、高科凌油2等两个含油量分别达到46.50%和44.80%的油菜品种,为我国油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出企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