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0 13:16:40
通讯员 张永红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齐巨儒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名单的通知》,经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评审并公示,陕西省泾阳县凭借雄厚的蔬菜产业实力成功入选2025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作为西北地区蔬菜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泾阳县将以此为契机,加速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为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树立新标杆。
关中"白菜心"的产业底气
地处陕西关中平原核心区、泾河下游的泾阳县 ,素有关中"白菜心"美称,是陕西产销区位最优、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蔬菜优势区。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9.29万亩,年产量184.33万吨,其中设施蔬菜面积21.19万亩、年产量99.36万吨,两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产业园内集中全县85.37%的蔬菜种植面积和92.18%的产量,形成以33.54万亩为核心的产业主阵地。依托"省级蔬菜全产业链典型县"和"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双示范优势,已建成蔬菜加工生产线31条、年净菜加工能力超30万吨,冷库147座,冷链物流及电商运营中心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覆盖率92%。
科技赋能构筑核心竞争力
在种业创新领域,通过构建"1个试验站+2个种苗研发中心+4个育苗工厂+15个试验基地"立体化科创体系,累计研发蔬菜高效生产技术12项,制定生产标准5项。建成云阳、关中环线两条蔬菜科技企业聚集带,认证有机蔬菜、绿色蔬菜产品24个。创新"党建+创业+金融"模式,当地金融机构累计为1.7万种植户授信12.9亿元,为产业升级注入金融活水。
联农带农构建共富新模式
建立"政府+集体经济+企业"服务体系,培育39家蔬菜经营主体、省级以上蔬菜龙头企业4家、专业合作社474家,带动3.3万农户嵌入产业链。通过股份制合作、订单农业等机制,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3万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30.9%。本土培育的100余家供应链企业,推动"泾阳西红柿"入选陕西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国家级园区激活"五大标杆"
站在“国家队”新起点,泾阳锚定以“西部设施蔬菜强县、西部西红柿第一县”为目标,以工业园区理念重塑农业产业园,一是以“园”聚策,每年列支1000万元财政资金,构建政策集成落地机制;二是以“园”强链,发挥产业园优势加速产业链垂直整合,引导企业、合作社、农户组团发展,促进园区产业链条上下游资源融合,持续激发入园企业、农户投资、融资、引资竞争力,实现产业扩规模、提效能;三是以“园”树牌,借助产业园阵地挖掘和打造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矩阵,提高地理标志密集度,突破物流运输短板,集中资源打造园区品牌、扩大市场覆盖面;四是以“园”汇智,通过产业园载体承接和转化农业产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吸引农业优质初创企业入园孵化,合作搭建高校院所科学试验、人才实践、技术推广一体化平台。
据泾阳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未来将构建"一核引领、四廊并进、多园支撑"空间格局,重点推进“三品一标”提升、“三改一提”应用、“三产”融合发展三大工程,全力打造种植标准化、保供体系化、融合深度化、创新持续化、带农长效化的"五大标杆"。这片泾河滋养的沃土,正以国家级园区为引擎,“蔬”写西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