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11:06:08
你是否想过,
餐桌上常见的黄瓜、西瓜,
美味的果实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近日,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杨学勇团队
联合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在国际顶刊《自然・植物》上
发表重大成果
—— 他们不仅绘制出
植物花芽发育的 "时空地图",
更揭开了黄瓜雌花生长的终极奥秘!
直接改写了我们对黄瓜生长的认知!
藏在花朵里的 “小房子” 谜题
黄瓜、西瓜、苹果……
这些餐桌上的常客,
它们的果实都源自花朵底部
一个神秘的 "小房子"
苹果、梨等假果
同样由类似结构发育而来。
Δ黄瓜上位和下位子房形成示意图
然而,
长期以来,
科学界始终困惑:
下位子房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它的位置和形态又由谁掌控?
这个问题困扰着无数科研工作者。
黑科技上阵,揭开生长真相
为了解开这个谜题,
科研团队用上了
堪称黑科技的华大基因
"Stereo-seq 时空相机"。
这项技术就像给植物
装上了高清摄像机,
能实时记录每个细胞
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变化。
研究团队以黄瓜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52个不同发育阶段的样本,
团队绘制了黄瓜花芽的‘细胞谱系图’,
终于发现:
下位子房的形成,
竟然和花托的 "疯狂生长" 密切相关!
找到植物界的 “基因油门”
令人振奋的是,
研究团队还找到了
控制这一过程的“主开关”
——KNAT2-like1基因!
这个基因就像汽车的油门,
不仅启动花托的早期发育,
还持续推动细胞分裂。
实验显示,
一旦关闭这个基因,
黄瓜花托立刻停止生长,
雌花竟摇身一变成了
类似番茄的两性花,
子房也从下位 "移位" 回上位!
原来,
黄瓜的性别和果实形态,
都由这个基因开关说了算!
未来菜篮子要 "开挂"?
这项研究直接填补了
下位子房形成机制的基因学空白!
杨学勇表示:
基于这项研究成果,
未来,
通过分子设计育种技术,
或许能培育出
既抗旱又高产的 "超级黄瓜",
耐寒耐涝的 "逆天西瓜",
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更加丰富多样,
为保障农产品供给
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带来新的希望。
从一根黄瓜到改写农业未来,
科研的魅力就在于
总能在平凡中发现奇迹。
下次啃黄瓜时,
别忘了这清脆的一口背后,
藏着足以改变世界的科学力量!
你最期待哪种 "开挂" 果蔬?
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吧!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张静 综合科技日报、科学网、新京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