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乡村CEO面对面⑧|乡村振兴的“种子”在秦地生根

2025-05-20 15:51:08   

初夏,三秦大地的田野上,一群特殊的“学生”正将课堂知识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践答卷。

陕西省首期乡村职业经理人培训班的学员们,在返岗实践阶段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野回访”。

记者跟随导师一行深入陕西榆林、延安、宝鸡、安康等地回访学员,见证乡村振兴“种子”如何在沃土中生根发芽。这场回访,不仅是知识的检验,更是一场关于乡村振兴的深度对话。

11

▲回访

导师的“金点子”点亮乡村产业

5月13日,在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刘坪村,“80后”村支书殷锦莲正带领村民查看新栽种的瓜果苗。“以前只知道种地,现在学会了算账。”她指着成片的蔬菜大棚向记者介绍。

11

▲殷锦莲

这位曾经的“农业小白”,如今已能熟练运用“成本核算”“品牌溢价”等专业术语。她的转变,源于导师成广军的“点土成金”。

“成老师教我们算‘三本账’:成本账、效益账、风险账。”殷锦莲翻开笔记本,密密麻麻的产业规划图跃然纸上。

作为陕西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导师,成广军不仅为所带的两名学员设计“一村一策”发展方案,更将“利益联结机制”引入集体经济——在陕西延安富县羊泉镇立石村,他负责的130亩智慧矮化密植示范园,通过“政府引导、集体牵头、农户参与、企业服务”的模式建设,栽植福布拉斯、九月奇迹等品种,预计2027年达到丰产期,集体果园收益260余万元,参与农户每亩可分红1200元。

通过导师成广军的指导,刘坪村将传统种植模式升级为“订单农业+电商销售”,并打造精酿鲜啤等优势产业链,刘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年收入有望从去年的41万元跃升至60万元。

田野课堂里的乡村振兴“实景剧”

“这株苹果树的枝条太密,会影响光照!”“电商直播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在返岗实践回访中,成广军化身“田间诊断师”。从矮化密植技术到合作社股权分配,从电商直播运营到村集体分红机制,成广军在果园里“开讲”的每个案例都像一把钥匙,为学员打开产业振兴的“百宝箱”。

22

▲成广军

“以前觉得培训是‘纸上谈兵’,现在发现每个知识点都能在地里生根!”延安市延川县大禹街道办高家湾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张永刚高兴地说,“成老师建议我们把黄河文化融入农产品包装,现在我们的小米、红枣成了网红产品。”

从“输血”到“造血”的蜕变

回访中,一组数据令人振奋:首期51名学员带动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平均增收超20%,相关村实现从“空壳村”到“示范村”的跨越。

“我们不仅要培养‘会种地’的农民,更要培育‘懂经营’的乡村CEO。乡村振兴不能只靠政府‘输血’,更要培养会经营、懂管理的‘造血细胞’。”关于培训,陕西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何小伟科长有着更深层的思考。

“此次回访,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通过走访学员工作单位和经营管理的产业基地,深度了解学员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应用程度;二是通过广泛的学员回访督导,推动岗位指导工作落实落细,帮助学员做好发展的设计与规划;三是做好一些基础调研,为后续的乡村职业经理人培训工作积累经验,这也将成为今后培训的‘活教材’。”他认为,返岗实践阶段的回访督导,正是要打通“培训-实践-反馈”的“任督二脉”,培养更多的经管人才,助力产业振兴和乡村发展。

让“金种子”长成“参天树”

在立石村分红大会上,村民王大爷攥着刚领到的分红,笑得合不拢嘴:“以前不敢想,现在真成了股东!”

“我们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共同解题。”成广军透露,下一步将指导学员在“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上发力,让集体经济真正成为村民的“摇钱树”。

“乡村振兴的‘种子’在田野生根,终将长成参天大树。”回访结束时,夕阳为黄土高原披上金辉。导师们与学员们约定:待到秋来硕果满枝时,再聚首共话丰收。

“殷锦莲”“张永刚”这样的“金种子”扎根乡土,正书写着“人才兴则乡村兴”的时代答卷。

从课堂到田间,从理论到实践,陕西省首期乡村职业经理人返岗实践回访,不仅是一次成果验收,更是一场乡村振兴的“实景路演”。正如何小伟科长所言:“我们播下的不是普通的种子,而是乡村振兴的希望。”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