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11:52:33 张娜 康亮亮
近年来,佳县坚持党建引领,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驱动,坚持“输血、造血、活血”三管齐下,推动全县村集体经济从“空壳”到“破零”、从“破零”到“消薄”、从“消薄”到“培强”,展现出强劲活力。据统计,2024年全县325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较2017年改革初期增长8倍,达5600余万元。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集体壮大成效明显。
党建“铺路” 让集体经济“活起来”
组建工作专班,建立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分管领导靠前协调,农业部门具体推动的工作机制;出台《佳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消薄培强”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一镇一方案,一村一施策,建立健全“三级书记”抓村集体经济发展责任体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实现县、镇、村三级联动,任务、措施、人员“三个到位”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时,将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工作纳入县级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探索建立“三个挂钩”机制,出台《佳县村干部待遇补贴与村级集体经济挂钩奖励暂行办法》,充分调动村干部积极性,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能人“引路” 让集体经济“兴起来”
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出台《县级领导联系在外乡贤企业家工作办法》《县级领导包抓民营企业工作机制》《关于开展乡贤回归暨“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不拘一格招揽各层次各领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建立高学历人才信息库和紧缺人才岗位需求信息库,建立“人才库+农村+企业”需求清单,推动乡村、企业与所需的高层次人才、青年优秀人才精准对接,吸引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回乡发展。据统计,目前佳县籍乡贤能人累计投资产业项目43个,总金额超10亿元。
产业“拓路” 让集体经济“壮起来”
聚焦优势特色产业,结合地域禀赋,推行“一镇一业”模式,北部、西部乡镇重点发展种植、养殖业,南部和沿黄乡镇集中打造红枣和旅游业;深挖资源潜力,大力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土地流转,全面梳理闲置的校舍、厂房等资产,通过入股、使用权有偿转让、与不同类型的企业合作经营等形式盘活。同时,调度政策、资金、项目等要素向村集体倾斜,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蛋糕”。据统计,2024年佳县“千村光伏”项目,带动121个村集体组织村均增收5万元以上,带动2万余户7万多群众持续受益;“千万工程”项目中建设7个示范村、12个提升村、1个重点帮扶镇、5个重点帮扶村和1个楷模村,不断树立村集体发展典型,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佳县样本”。
资产“富路” 让集体经济“强起来”
自改革以来,20个乡镇级、325个村级和551个组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每年清查一次,并全部录入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信息平台。据统计,农村集体总资产为27.74亿元,较改革时点累计量化集体资产总额增加27亿元,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县村集体均有专职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监管服务保障,建立资产管理台账,制定登记、保管、使用、处置及财务管理制度。2024年,全面启用“陕农经”信息化管理平台,使用集体资产、集体合同和银农直联等功能,实时掌握及监督集体资产动态变化情况,扎紧扎牢村集体“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