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 10:48:17 刘咏
在新时代社会治理进程中,神木市顺应机构改革浪潮,2024年6月1日正式组建中共神木市委社会工作部,为当地社会工作发展开拓新局,成为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的重要里程碑。
高瞻远瞩,谋篇布局启新程
党中央部署组建中央至县级社会工作部门,旨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神木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社会结构变革等新挑战,组建市委社会工作部成为破局关键。市委社会工作部职能多元且重要,统筹人民信访、基层治理、行业协会商会党建等工作,从化解矛盾、筑牢根基、强化引领、汇聚民意、扩大党建覆盖、培育人才、推动志愿服务等多方面发力,构建起神木社会工作体系。
自成立以来,中共神木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及省市部署,坚持机构组建与工作推进并行,有序完成职能划转、业务衔接与队伍组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果显著。
党建引领,夯实根基强组织
组织扎实推进“两企三新”党建工作: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与会人员深入交流工作思路;开展“两个覆盖”摸底排查,召开动员部署会,全面摸清底数;召开两新工委工作会议及党建推进会,明确工作方向;召开市委两新工委2025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暨新兴领域党建述职评议会,压实责任、提升质量。2024年7月4日,“神木社会工作”微信公众号上线,成为神木市委社会工作部对外发布权威信息、解读政策、展示成果的重要窗口,为党建宣传搭建新平台。同年,神木市在西安交通大学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60余名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及党务工作者参与,有效提升了相关人员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今年4月,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吴铁实地调研神木市瑞诚玻璃有限公司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对当地党建工作予以指导并肯定,推动神木市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基层治理,创新举措筑和谐
去年,陕西省“‘网聚’力量‘智治’未来——网格化与基层治理创新大会暨第三届网格员日活动”在神木市成功举办,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基层工作者齐聚一堂,为神木市网格化管理与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交流平台与新思路。积极推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五级五长”工作机制,构建基层治理预防体系。召开“五级五长”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动员会,下发通知,动员“五级五长”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对“五级五长”队伍体系进行精简优化,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今年4月,召开“五级五长”第二季度“三访三问”工作安排部署会,持续推动“五级五长”工作深入开展,实现基层治理精细化。网格化管理与基层治理创新融合。
2024年8月,印发《中共神木市委社会工作部关于持续规范村社区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通知》,进一步落实村社区工作事务三项清单、准入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减轻村(社区)负担。为全市56个社区、326个行政村统一印制《议事协商记录簿》,规范村级议事协商,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分组深入各镇街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专项调研,对“五级五长”工作、村(社区)减负工作及村级议事协商情况等进行全面调研,为优化基层治理提供实践依据。村(社区)减负与议事协商逐步规范。
志愿服务,汇聚爱心暖民心
去年,市委宣传部与社会工作部联合召开志愿服务职责移交会,明确由社会工作部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同时,市委出台实施方案,为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提供制度保障。举办2025年“3・5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以“学雷锋 做志愿 服务改革建新功”为主题,现场氛围热烈。
联合多部门开展“尊老敬老爱老・点亮银发人生”重阳节敬老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表演节目、陪伴聊天等方式弘扬尊老美德。主办“贡献志愿力量·创造美好生活”2024年国际志愿者日集中示范活动暨“点亮微心愿·传递大文明”微心愿认领仪式等活动,激发社会参与热情。组织50余名志愿者代表参加神木市“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3・12植树节启动仪式,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志愿服务蓬勃开展。
自身建设,强化管理提效能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制定实施细则,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列为会议首要学习内容;扎实开展党纪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制定方案计划,出台24项制度,通过读书班、警示教育等形式,组织观看3部警示教育片、举办3次专题党课等系列活动,实现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全覆盖。同时,制定《工作制度汇编》规范部机关工作,设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召开202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工作,持续完善工作制度与激励机制。
展望未来,扬帆起航再出发
在成立一周年之际,神木市委社会工作部将从四方面推进工作。
聚焦新兴领域党建,加大“两企三新”党建力度,创新方式扩大党组织覆盖,激发组织活力,强化政治引领,促进新兴领域健康发展。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完善“五级五长”机制,深化网格化管理,推进村(社区)减负和议事协商规范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强化服务群众工作,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丰富活动形式,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增强群众满意度与幸福感。加强自身建设,抓实机关党建与廉政建设,完善制度机制,强化干部培训管理,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队伍,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