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1 11:20:3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响应陕西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陕西省活动号召,按照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的工作部署,2025年5月30日,陕西省农业绿色低碳产业技术体系成功举办“陕西省科技工作者日暨双碳微生物高值化利用与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培训”活动。活动吸引高校师生、农技推广人员、涉农企业代表及社会公众等200余人参与,通过科普培训与互动体验普及农业前沿科技,为建设科技强省和农业强省注入创新动能。
陕西省农业绿色低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邱凌教授在致辞中强调,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彰显国家对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他呼吁农业科技工作者立足国家“双碳”战略需求,将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以微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等核心技术攻关,践行科技兴农、创新报国的时代担当。邱凌教授系统阐释了微生物技术在农业碳中和与土壤改良中的核心作用。他指出,通过厌氧发酵技术将农业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沼气和沼肥,可实现“减排-固碳-提质”协同效益。其中沼渣沼液富含腐殖酸及活性微生物,施用于农田可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改善团粒结构。团队研发的炭基微生物聚合体技术,通过生物炭负载功能菌群,同步增强土壤固碳能力与作物养分利用效率。他强调,结合陕西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构建的“废弃物-微生物转化-耕地提升”闭环体系,为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陕西省农业绿色低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姚义清教授详细介绍了团队的发展历程。他指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期整合农业工程、环境科学及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优势资源,以团队为核心骨干组建了“生物质能源与材料交叉研究中心”,鼓励引导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参与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前沿研究,推动成果通过设备研发与技术转化解决产业实际问题。姚义清教授系统阐释高浓度厌氧发酵全资源高值化技术进展,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开发高效反应器及产物分离体系,实现农业有机废弃物高效资源化。
陕西省农业绿色低碳产业技术体系秘书长杨选民副教授主持了科普活动,通过设置扫码答题和“碳”索惊喜-幸运抽奖互动环节,将深奥的农业绿色低碳科技转化为沉浸式体验。在扫码知识答题环节,参与者使用手机扫码进入题库系统,答题内容涵盖双碳政策、厌氧发酵、热解技术及生态农业四大领域,数据显示高达86%的参与者正确率超过80%,显著印证了科普成效。随后的幸运大抽奖环节,则依据答题得分启动,最终30名一等奖获得者获赠邱凌教授专著《典型农业生态工程及综合评价》,50名二等奖获得者收获了陕西省农业绿色低碳产业技术体系定制的专用笔记本,有效激发了公众参与热情。
最后,与会者深入陕西省农业绿色低碳产业技术体系科研示范基地,实地考察热解生物炭与沼肥技术的创新应用场景。现场可见,经生物炭改良的试验田土壤疏松肥沃,作物根系发达;沼肥在温室大棚生态应用实现“以废促生”。参观者亲手触摸颗粒状生物炭,感受其孔隙结构与保水特性,直观理解科技对耕地质量提升的赋能效应。多位农企代表表示,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示范,为后续推广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实践样板。
来源:陕西省农业绿色低碳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