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4 17:13:03
今夏以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紧盯粮食生产关键环节,统筹推进夏收、夏种、夏管工作,全面完成小麦、油菜等作物收获任务,水稻、玉米、大豆播种进展顺利,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组织保障到位 筑牢生产根基
南郑区委、区政府提前部署,印发《关于切实抓好“三夏”农业生产的通知》等文件,细化小麦、油菜、水稻田间管理及机收调度措施。农业农村、气象、交通等多部门联动,落实区镇村三级田长制,1716名网格巡查员分片包干,确保21万亩粮油作物任务落实到田。
调度服务到位 抢收颗粒归仓
全区开通农机应急热线,设立16个跨区服务站,组建2支农机服务队,协调3500余台农机投入作业,机收率超90%。针对阴雨天气,启用45组烘干设备,日处理粮食500吨,保障6.04万亩小麦、20.98万亩油菜“应收尽收”。气象部门精准发布专报,引导农机有序流动,实现“熟有机收、机有活干”。
科技赋能到位 夏种提质增效
面对旱情,8个抗旱工作组下沉一线,调配灌溉用水4900万方,推广覆膜保墒、药剂拌种等技术。农技人员指导工厂化育秧,草堰村智能化育秧基地通过全自动生产线实现效率翻倍、成本降低70%。目前,全区完成水稻插秧26.74万亩,玉米、大豆播种面积分别达8.9万亩、1.496万亩。
循环利用到位 秸秆变废为宝
推广“粉碎还田+离田利用”模式,投入650台秸秆处理机具,90%秸秆实现还田。建立“村收集、镇收储、企业兜底”链条,三牧行公司等主体将秸秆转化为饲料、基料,推动“生态包袱”向“绿色财富”转变,全年综合利用秸秆25万亩。
监管护航到位 守护舌尖安全
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立案查处7起违法案件,抽检种子40批次。对蔬菜、茶叶等农产品实施靶向检测,定性、定量检测合格率超98%,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南郑区通过全链条服务、全环节管控,确保“三夏”生产高质高效,为端稳“中国饭碗”贡献了坚实力量。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康军通讯员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