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陕西省紫阳县焕古镇:“文旅+非遗研学”模式初见成效

2025-06-26 17:44:40   

在秦巴腹地,汉水之滨,藏着一座千年古镇——紫阳县焕古镇。

近日,陕西省紫阳县焕古镇以其独特的非遗研学项目吸引了众多目光,成为周边地区研学旅行的热门目的地,掀起了一股非遗研学的热潮。

焕古镇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代,这里就是贡茶产地。清朝时期,焕古镇出产的“紫邑宦镇”毛尖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这里更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沿着青石板路漫步,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仿佛能听见当年茶商们的吆喝声。古镇的茶厂、茶坊仍保留着传统的制茶工艺,炒青、揉捻、烘焙,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

如今,焕古镇在传承茶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文旅与非遗研学深度融合。镇政府联合当地企业、学校,开发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研学课程。在茶园里,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采茶的乐趣,了解茶叶从鲜叶到茶杯的全过程;在制茶车间,专业师傅手把手教学,让大家感受非遗手工制茶技艺的魅力;在文化馆里,老支书生动的讲解,带学生们穿越千年,领略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焕古人民浓浓的孝义精神。

除了有制茶工艺外,焕古镇的社火研学也极具特色。社火是陕南独特的民俗文化,也是非遗项目之一。舞龙、舞狮、彩龙船等精彩表演,让孩子们目不暇接。他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观看社火表演,还能在艺人的指导下参与其中,学习舞龙的技巧、彩龙船的步伐,在欢笑声中感受民俗文化的强大感染力。

焕古镇还将紫阳民歌非遗项目融入研学课程。孩子们学唱悠扬的紫阳民歌,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民歌在焕古镇这片土地上得到了生动传承与创新发展,通过非遗研学的形式,让更多人领略到其独特魅力。焕古镇的非遗文旅体验项目也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报道关注。

“以前只是在课本上了解传统文化,这次来到焕古镇参加非遗研学,亲身体验这些非遗技艺,感觉传统文化变得有趣起来。”来自安康市高新中学的学生说道。

“随着‘文旅+研学’模式的走红,焕古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研学团队。今年以来,古镇的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了50%,研学团队数量更是翻了一番。”焕古镇党委委员、宣传统战委员王周继悦介绍到。

为了提升游客的体验感,焕古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了一批特色茶宿和餐厅。在这里。与此同时,焕古镇围绕产业发展,相继实施了陕焕“沉浸式体验硒茶空间”、富硒茶产业融合示范等项目,建成了焕古镇集镇停车场、中码头至上码头栈道等设施,紫阳到焕古的公交旅游专线也将于6月底投入使用。

“目前,‘文旅+非遗研学’模式已初见成效。我们接待的研学团队数量逐年攀升,游客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这不仅提升了焕古镇的知名度,也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周边民宿、餐饮等产业的发展。”焕古镇党委书记孟庆国说到。

下一步,焕古镇将继续深挖文化内涵,丰富研学内容,创新文旅产品,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通讯员  王周继悦 储茂银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王革委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