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6 22:26:10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然而,乡村振兴要真刀真枪地干,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贷款难、贷款贵、贷款少、贷款慢”是许多农户的心病。
“碰到贷款难,就去找农担”,如今,这句话在南京市不少新型农业经营户中口耳相传。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分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分公司”)于2018年7月成立,七年来这支“农担铁军”用脚步丈量土地,推动乡村振兴“多点开花”,有效破解了“三农”领域融资“难贵慢”等问题,“四两拨千斤”地撬动着金融“活水”“资”润乡村。
农担人走向田间地头
“农担铁军”深耕田间地头 助力农户“放开干”
一组数据让记者对这家农业担保公司有了直观认识:截至2025年5月,累计为南京地区4657户农业经营主体客户提供担保贷款超50亿元,减免担保费2498万元,极大地降低了综合融资成本。这组数字的背后,是农担人践行“两脚泥、晒黑脸、睡地板”的实干精神,将政策红利精准送达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
农担一头牵着国家的“粮袋子”“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作为一家专注服务农业的政策性担保公司,南京分公司始终以“不忘初心、为农担保”为目标,专注支持粮食生产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让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惠于农担政策。“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南京分公司总经理鲍世赞表示。
溧水分公司工作人员深入田间一线调研产业需求
“以前没想过,也不敢想,农担提供担保,家庭成员简单签个字,就能这么顺利贷到款!”周银宏是南京分公司的长期客户,经营着周银宏家庭农场谷物种植销售业务,多年以来他受制于无抵押物“融资难”,一直难以“放开干”。在听到农担业务人员介绍后,他难掩喜悦之情,立马达成合作意向,签订合同。在南京分公司的“牵线”下,银行很快放款,周银宏顺利拿到了40万元贷款。“有了这笔贷款,我就能‘放开干’啦!”周银宏开心不已。
在南京,像周银宏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遇到“融资难”的情况不在少数。农担公司主要为粮食种植、加工、流通以及蔬菜种植、销售等相关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服务,服务对象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小微农业企业等。“考虑到农业经营主体在融资过程中难有实物抵押,我们直接来担保,就解决了他们融资过程中的最大难题。”南京分公司业务一部部长叶潇表示。
助力发展特色产业 “土特产”做出“大文章”
六月的农田里麦浪滚滚、机声隆隆,在殷宏宝的指导操作下,一台台“无人驾驶”收割机来回穿梭。不一会儿,金黄色的麦田变成了垄沟分明的麦茬地,成袋的麦粒堆成小山,好一片丰收的美景
殷宏宝是南京六合马鞍街道泥桥人,也是马鞍街道骏圣优良食味稻米生产基地负责人,更是“村里致富带头人”,操持着4000多亩农田。这些年来,无论是数字化农业发展,还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抑或是优良食味稻米生产成功入选“金陵味稻”品牌核心订单基地……这些成绩的背后都是巨大的人力与财力的投入。殷宏宝回忆道,从2018年开始,这几年他陆续投入几百万元用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实现水稻增产。除此以外,这几年购买农业资料、扩大生产也投入惊人。一路走来,“缺钱”“没钱”成了他更好更稳往前走的最大“拦路虎”。
让殷宏宝欣慰和庆幸的是,在这些年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借助政府的地力提升项目以及各项对农扶持、优惠政策,作为政策性国有企业——江苏农担南京分公司的引资入农、为农担保,也成了助力他“越隘前行”的重量级“法宝”。2019年3月,在江苏农担南京分公司的“牵线搭桥”下,殷宏宝快速、低息获得银行提供的300万元贷款。殷宏宝动情地说:“这笔钱是‘及时雨’,让我们可以购买农业资料、扩大生产。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带动农户就业200人,带动农民增收累计600万元。”此后,殷宏宝和江苏农担南京分公司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直到2023年9月六合分公司成立,殷宏宝又“就近”与六合分公司达成合作。在“粮蔬贷”的加持下,殷宏宝正铺就着一条富民增收新“稻”路。
六合分公司工作人员现场走访骏圣优良食味稻米生产基地
“粮蔬贷”是南京分公司结合六合区农业资源禀赋,指导六合分支机构为精准助力当地粮食、蔬菜产业发展所开发的特色担保产品。南京分公司业务二部部长李恒介绍,六合区作为南京的“米袋子”“菜篮子”和重要农产品保供基地,粮食总产量常年稳定在40万吨以上,约占南京市的42%,蔬菜年播种面积30万亩左右,总产约70万吨,约占南京市的25%。该产品立足区域产业结构特点,旨在支持六合特色农业朝专、精方向发展,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助力区域“土特产”做出“大文章”。
农担政策“及时雨” 精准滴灌破解融资困局
六月的江宁蓝卉庄园,紫宝石般的蓝莓串挂满枝头,全自动分拣机高速运转,每盒蓝莓的二维码里藏着从育苗到采摘的全流程数据。这幅智慧农业图景的背后,是江苏农担南京分公司为创业者张云注入的金融“活水”。
2015年,张云转型农业首年即遭遇“僵尸苗”危机,5万棵蓝莓苗枯死,150万元投资血本无归。2018年冬,当大雪压垮防鸟网导致200亩果园濒临绝收时,南京分公司为其提供了100万元担保贷款。“以前找银行贷款要慢慢积累信用,农担直接帮我解决了大额资金需求。”张云用这笔资金添置全自动分拣机、搭建土壤墒情监控系统,更引入T201等抗冻新品种,使亩产提升30%。
如今的庄园搭载物联网杀虫灯、真空预冷锁鲜设备,2024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带动60余人就业,其中2名残疾人实现月薪3000元的稳定收入,15户贫困户依托蓝莓产业脱贫。“农担不仅给了资金支持,还让我们从‘靠天吃饭’变成‘靠技术吃饭’。”张云指着手机里的气象预警系统说。
从200亩荒田到智慧农业标杆,蓝卉庄园的蝶变印证着农担政策的精准滴灌。正如张云所言:“是农担让我在泥土里种出了‘蓝宝石’,也让更多乡亲捧起了‘金饭碗’。”
张云与南京分公司工作人员交流蓝莓生长情况
像张云这样,还有不少南京地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他们的农业产业迎来丰收的身后,是南京分公司孜孜不倦播撒下一场场金融甘霖的身影。
他们坚持发扬“两脚泥、晒黑脸、睡地板”的精神,入乡村、访农户、下田地,深度融入“三农”,一步一步地蹚路子,一笔一笔地做服务,当好“店小二”,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获得感”。从加强政担联系,加大惠农政策支持力度,到推进银担合作,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和完善;从注重多措并举,业务渠道和特色产品多维拓展,再到多渠道加强宣传,农担影响力和知晓度持续提升……南京分公司在严守“严谨、热情、专注、高效”的司训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南京地区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南京乡村振兴贡献新力量。
南京分公司工作人员活跃在农业一线
值得一提的是,为深化银担合作,南京分公司不断与银行开展系列举措推进业务发展,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在“点”上再发力、“线”上再拓客、“面”上再发动,通过政银担高效联动,共建“朋友圈”,共同探索努力破解“三农”领域“担保难”“融资难”“融资慢”的难题。如今的南京分公司,“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网”越织越密,“业务面”也越来越广……
时代浪潮澎湃,中流奋楫争先。站在新起点上,南京分公司将继续发扬农担精神,铆足干劲为南京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灵活的融资担保服务,推动南京产业集群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谱写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叶潇、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