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30 16:12:55
作为深耕农业领域多年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盛集团)积极参展,在第31届农高会上以全新的产品阵容和创新理念亮相展会,收获了广泛关注。
6月29日,2025年“走出杨凌看示范”全媒体采访团期间,甘肃亚盛股份公司行政总监杨鹏飞分享了参展感受与丰硕成果。
杨鹏飞(左一)向采访团一行介绍亚盛集团主营业务
第31届农高会上,亚盛集团现场签订几百万的合作订单,并荣获了“最佳展示单位”荣誉,为公司市场渠道开了好头。不仅展示了公司的创新成果和发展实力,也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国内消费的每2瓶啤酒中就有1瓶是亚盛集团种植的啤酒花。”作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亚盛集团先后培育了牧草、啤酒花、马铃薯、玉米制种、辣椒、农业服务、节水滴灌等7个“拳头产业”。
在牧草产业方面,亚盛集团下设亚盛农业研究院聚焦甘肃垦区苜蓿越冬率下降这一制约生产的技术难题,历经三至五年技术钻研,创新提出了“一增一降两改进”技术模式。
柴锦隆介绍集团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模式
研究院副院长柴锦隆介绍,该模式可使牧草越冬率提升20%—30%,苜蓿亩均单产增加超200公斤。在推广应用于8万亩种植地后,可带来超千万元的经济效益,有力推动了甘肃垦区苜蓿产业增产增效。
个大饱满,清香甘甜,洁白如雪,药食同源……在兰州只要提到这些描述,人们的脑海中便能瞬间联想到一种“甘味”——兰州百合。
“这是我们培育的脱毒百合种苗,经过组培快繁有效解决了百合种源退化和病害严重等问题,提高了百合繁殖系数和品质。”走进脱毒百合组培室,入目便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脱毒百合种苗,亚盛农业研究院植保研究室技术员朱倩丽为记者介绍着玻璃器皿中的兰州百合嫩苗。
“生三年,养三年,长三年。”是人们形容兰州百合生长的俗语,周期长、见效慢,是兰州百合生长的特点,再加之种种原因,一代代兰州百合在原始种植的发展下,品质逐年下降。
朱倩丽查看组培苗生长情况
“采用百合脱毒组培技术,可使得百合育苗周期从9年缩短之6年。”朱倩丽说,在百合产量提升上方面,相较常规种植的每亩1500斤,应用该技术后可达每亩3000斤,增产幅度在30%—50%。
优良品种的繁育大大缩短了兰州百合的生长时间,同时产量也将大大增加。
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杨鹏飞说,亚盛集团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校企合作,围绕育种、盐碱地治理、智慧农业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形成了学习就业实践、人才培养的良好机制。
“这次参展的收获远超预期,通过与西农大的深度接触,引进了一批农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储备了‘新鲜血液’。”杨鹏飞说,通过合作能够让企业精准对接专业人才,实现企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双赢。
记者 耿苏强 王朝阳 李泉林 王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