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30 16:31:24
在扩内需、促消费的国家战略号角声中,在“深化改革年” 的奋进步伐里,2025 年西安供销惠民集市于 6 月 27 日至 29 日在西安浐灞国际港宁海湾店盛大开启。这场由西安市供销农产品联合会主办的集市盛宴,不仅是一次农产品的集中展销,更是一场打通 “田野到餐桌” 最后一米的民生实践,一次唤醒城市文化记忆的情感之旅。
战略引领下的民生答卷:让 “土特产” 直通民心,让消费活力赋能城市
此次活动以贯彻西安市供销合作联社“助力土特产文章” 精神为核心,紧扣“深化改革年”工作要求,将服务扩内需战略与民生保障深度结合。主办方集结千余种西安本地特色农产品,从本地应季鲜果,到秦岭深处的山珍干货,再到老字号粮油品牌,构建起覆盖全品类的“供销优品”矩阵。这不仅是对“土特产”产业链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通过“产销直连”模式,让市民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到更新鲜的农产品,切实为西安“菜篮子”工程注入供销力量。
“我们希望通过搭建这样的平台,让农民的好产品走出田间地头,让市民的菜篮子装满新鲜与安心。”西安市供销农产品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背后是供销系统对“服务民生、繁荣经济” 的使命践行,更是以消费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当复古情怀撞上现代消费:“供销BOX盒子” 里的时光漫游与打卡热潮
活动最具创意的亮点,莫过于刷爆朋友圈的“供销BOX盒子”。这个将复古元素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的文化展区,用斑驳的木质柜台、泛黄的老海报、老式的秤砣算盘,还原出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的经典场景。当市民走进这个充满年代感的空间,仿佛穿越回父辈们凭票购物的岁月——搪瓷缸、暖水瓶等老物件陈列其间,耳边是怀旧的广播声,鼻尖萦绕着刚出炉的点心香气。
“我带着孩子来,他好奇地问这些老物件是做什么用的,这其实是一次很好的文化传承。”一位市民在打卡点拍照留念时感慨。这个兼具怀旧情怀与文化输出的 “网红地标”,不仅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更让年轻一代通过沉浸式体验,理解供销文化背后 “为民服务”的初心。市民可以在“供销BOX盒子”展区拍照分享,让活动流量传播与品牌影响力得到广泛扩散。
情绪文案里的情感共鸣:从“买卖关系” 到 “情感联结” 的消费升级
在集市的烟火气里,藏着供销人不变的初心。每一颗蔬菜的新鲜,都是对生活的郑重承诺。漫步集市,通道两侧、摊位上方的情绪文案随处可见。这些围绕供销优势、产品品质、品牌责任展开的走心文字,没有生硬的促销话术,却用 “家的味道”“记忆中的香甜” 等情感关键词,让消费行为从单纯的交易升华为情感共鸣。这种将品牌理念融入生活场景的创意表达,正是活动在营销层面的巧思——让市民在选购农产品时,不仅收获物质满足,更感受到供销系统作为“民生纽带”的温度与情怀。
多维价值赋能的长效意义:不止于三天的惠民实践
三天的集市虽短,但其背后的民生价值与社会意义却影响深远。对市民而言,足不出社区就能买到产地直供的优质农产品,享受 “价格优、品质优、服务优”的购物体验,实实在在提升了生活幸福感;对参展企业来说,借助供销渠道拓展市场,实现了品牌曝光与销量增长的双赢;对城市而言,这既是激活消费潜力的“强心剂”,也是传承文化记忆的“活化石”。
此次活动仅仅是西安供销农产品有限公司深化改革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其正持续推进西安蔬菜直通车惠民工程建设,以“供销惠民集市”为支点,构建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围绕“保障供应、惠民生鲜、绿色发展”的发展思路,新设立西安浐灞国际港宁海湾店,又增添一处家门口的“菜篮子”,让‘供销’不仅代表一种商业形态,更成为连接城乡、服务民生的情感符号,为西安民生保障建设与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清晨太阳升起,集市的烟火氛围与市民的笑脸交相辉映。在这里,新鲜的果蔬是生活的馈赠,复古的场景是记忆的回响,走心的文案是情感的桥梁。2025 西安供销惠民集市,用三天的热闹,写下了一篇关于民生、文化与消费的温暖叙事,更让人们看到,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那些关乎 “烟火气” 与 “人情味” 的坚守,从未改变。
刘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