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2 09:04:09
七月的青海湖畔,连片的油菜花在蓝天白云下绽放。这个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青海科光种业有限公司推广的“秦杂油101”油菜新品种,用四年时间实现了从试验田到12万亩种植面积的跨越,成为高原农户增收的“新引擎”。
7月1日,2025“走出杨凌看示范”全媒体采访团在位于青海西宁市湟中区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种基地采访期间,青海科光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武建伟表示:“秦杂油101在青海低温冷凉环境下表现非常优秀!”
四年前(2021年),在第三届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上,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精心培育的“秦杂油101”油菜品种正式“出嫁”给青海科光种业,这场特殊的“联姻”,让科技成果转化的故事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以杨凌油菜科技大会为“纽带桥梁”,催生出令人惊喜的合作成果。武建伟说,通过近几年的表现,“秦杂油101”油菜品种含油量超过50%,榨出的油色泽金黄,一改传统菜籽油颜色黝黑,深受青海及周边食用油企业和种植户的青睐。
“秦杂油101”品种的成功推广给武建伟带来了自信,现已推广面积12万余亩。2023年,武建伟再次通过杨凌油菜科技大会获得“秦优908”的生产经营权。这两个品种成为陕西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与企业合作引入青海的首批油菜新品种。
“只有培育好的油菜新品种,才能盛开最美的油菜花。”武建伟说,杨凌油菜新品种在高原上的优异表现,不仅丰富了青海地区油菜品种类别,也为油菜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青海湟中区千亩油菜种植田里绽放着金色画卷,作为两个油菜品种选育人,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副主任董育红研究员徘徊油菜田间,查看着高原上油菜花开时节的细微变化……
董育红介绍,近几年,“秦杂油101”“秦优908”在青海湟中区开展油菜制种工作以来成效显著。目前,两个品种制种面积均稳定在五百亩左右,预计可推广种植油菜20余万亩。
武建伟坦言,“秦杂油101”是春油菜品种,从引入之初就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同样,“秦优908”是冬春两用型油菜品种,在青海春油菜种植区域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青海春油菜育种基地建于2017年,这里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有利于油菜产量和含油量相关基因的表达。
该中心育种研究室主任关周博说,目前,基地成功培育出20余个油菜新品种。其中,秦杂油101、秦优908、秦优1718等品种表现尤为突出,在全国多地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提升油菜产量和品质、推动油菜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高度重视科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杨凌油菜科技大会平台,与种业企业、粮油企业交流,实施订单育种模式,加速了育种成果转化。
以长安花粮油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基于市场趋势和加工需求提出育种方向,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则为企业量身定制新品种。董育红说,根据企业需求,现已成功培育出符合企业定制要求的新品种(系)3个,正在高海拔地区进行试验示范,目前表现良好。
2018年以来,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共育成油菜品种47个,成功转让36个,累计推广面积350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35亿元,形成“育成一个、转化一个、走俏一个”成果转化格局,树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典范。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耿苏强 王朝阳 李泉林 王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