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17:19:01
一双双崭新的帆布鞋递到孩子们手中,纯真的笑容在南昌市新建区溪霞镇乔岭村绽放。这是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赣行长歌·薪火永熠”实践队此行的温暖终点,却非唯一亮点。在刚刚过去的6月27日至7月3日,这支青年队伍深入江西多地,将课堂搬到烽火岁月的历史现场,在追寻抗战足迹中锤炼思想,在服务乡村中践行担当。
踏访遗迹: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青年学子们的足迹遍及赣北烽火记忆之地。在九江庐山,肃立于抗战纪念碑前,“团结御侮”四个大字无声诉说着1937年国共携手御敌的历史抉择,庐山会议旧址则静静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德安万家岭,一场载入史册的大捷在此铸就。实践队员们凝视着泛黄的照片、斑驳的武器,借助微短片的沉浸式体验和战役沙盘推演,仿佛置身于当年“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的壮烈战场。这场歼敌万余的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先辈们以民族大义为重的胸襟,至今激荡着青年一代团结奋进的热血。
图为实践队员在庐山抗战纪念碑前合影
上高会战的悲壮史诗在宜春的烈士陵园徐徐展开。苍松翠柏间,队员们向巍峨的纪念碑默哀致敬。名录墙上密密麻麻的姓名,是1941年那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中万余名阵亡将士的永恒印记。纪念馆内详实的史料揭示了中国军队以巨大牺牲毙伤日军逾万人的光辉战绩,生动诠释了“以血肉之躯筑钢铁防线”的无畏精神。
回到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的青砖灰瓦承载着铁军记忆。复原的办公场景、泛黄的作战地图、磨损的军号,无声诉说着敌后抗战的艰苦卓绝。队员们在此深刻体悟到,无论是上高会战中的浴血将士,还是新四军的铁血战士,他们所凝聚的抗战精神与革命情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图为队员在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前宣誓。
爱心传递:微光汇聚暖童心
实践之旅不仅回望历史,更立足当下。在前期调研中,队员们了解到南昌新建区溪霞镇乔岭村部分儿童因家庭条件所限,鞋子破旧。为此,团队精心筹备,在行程尾声专程来到乔岭村,将承载着关怀的崭新帆布鞋送到孩子们手中。看到孩子们眼中的惊喜和绽放的笑容,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行动的力量。这不仅是物质的馈赠,更是一次爱心的传递,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图为实践队员为乔岭村儿童分发爱心帆布鞋
青春印记:烽火淬炼下的时代担当
一周的红色旅程,是脚步的丈量,更是心灵的洗礼。从硝烟散尽的战场遗址到承载记忆的革命场馆,再到充满希望的乡村角落,南昌大学的青年学子们完成了一次深刻的“行走的思政课”。他们深切体会到,历史的烽火虽已远去,但其中蕴含的团结、牺牲、奋斗精神,早已融入民族血脉,成为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正如带队老师所强调:“此行不仅是缅怀,更是汲取。青年一代当以史为镜,将这份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服务国家发展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未来,这支队伍将继续深入基层,用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让信仰之光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作者:南昌大学 陶敏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