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青春足迹丈量三江热土,多维实践绘就幸福图景

2025-07-10 10:06:16   

当工业锈带邂逅青春画笔,当民生调研融入科技温度,一场关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綦江三江街道展开。7月2日至7日,重庆移通学院“一路‘乡’阳”乡村振兴促进团以“唤醒锈色老城记忆·点燃童叟新光”为实践主题,深入三江街道城乡结合部,在服务“一老一小”的实践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答卷, 在城乡结合部奏响了一曲融合历史记忆与当代民生的青春乐章。

(图为志愿者在三江街道合影留念)

脚步丈量,深入基层倾听“一老一小”心声。实践团聚焦城乡结合部“一老一小”的代际融合与民生福祉,于7月3日清晨兵分多路,以“数字化问卷+深度访谈”双轨并进,正式拉开幸福指数调研序幕。1000余份有效问卷高效覆盖居民、商户、民警等多元群体。面对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人,队员们俯身蹲下,逐题口述、代录答案,确保每一份心声都不被遗漏。问卷上的选项或许是冰冷的刻度,但亲耳所闻的故事、切身体会的期盼,却无比滚烫。

(图为志愿者在街道调研了解居民)

7月4日下午,调研更趋深化。团队分赴重冶社区、第五村与滨江社区、三河街,开启精细化走访。在偏远村落,他们俯身记录留守老人对文娱设施的渴求,关注独居老人艰难的出行路,也敏锐捕捉到留守儿童与听力障碍祖辈间无声的沟通鸿沟。在城镇社区,退休老人们肯定环境改善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交通便捷与文化生活的更高期待。详实的笔记、温暖的倾听,为精准服务“一老一小”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图为志愿者去居民家中走访调查)

工业寻根,钢铁记忆唤醒童真传承。7月4日清晨,博物馆内童声回荡。一队成员孙煜欣化身讲解员,带领10名小朋友走进三江街道钢厂博物馆。斑驳的奖状、泛黄的老照片诉说着“三线建设”时期的荣光。在“画出心中的钢铁厂”环节,炼钢炉的炽热、齿轮的转动在孩子们的画笔下化作充满想象力的童趣世界。当稚嫩的小手在纸上勾勒工业轮廓,钢铁记忆的种子已悄然播撒进新一代心田。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解工厂历程)

同日,圆通寺社区则流淌着非遗的韵律。另一队成员协助开展“妙手绘漆·童心制扇”活动。队员们耐心指导小朋友们调漆、上色,传统大漆在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创意中焕发新生。一把把独一无二的漆扇,成为古老技艺与童真灵感碰撞的鲜活见证。家长们感慨道:“看着孩子们举着自己做的扇子,眼睛亮晶晶的,那一刻真切感受到文化传承的接力棒在传递。”。

(图为志愿者协助社区开展活动合影留念)

歌舞破壁,星光作幕奏响跨代和弦。7月5日夜,三江街道政府广场化作流动的剧场。晚会以《团结就是力量》的雷霆和声开场,百名志愿者与居民声浪共震,唱响振兴路上"心聚成火"的誓言。当"活力三江健身舞蹈队"跃动《中国红》的炽热绸浪,当大学生与广场舞阿姨们手掌相贴共舞《最美的情缘》——青春脊梁与岁月脊背在旋转中构成坚韧的"人"字。

(图为志愿者与居民在晚会前合影留念)

7月6日的养老服务中心,志愿者俯身研磨展纸,看八旬爷爷颤腕写下"平安喜乐",枯枝般的指节爆发出遒劲笔锋。歌声成为穿越代际的时光机:周奶奶戏腔未落,《我的祖国》大合唱已掀动屋梁,志愿者挽着老人胳膊打节拍,皱纹里的泪光比奖章更亮。当按摩组同学揉捏着瘫痪爷爷变形的关节,他突然含糊哼起《团结就是力量》——半个世纪前的钢厂战歌,此刻化作温热的暖流。"你们什么时候再来?"活动结束时,七位老人攥着同样的问题。这声追问,让所有问卷数据、分析图表突然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图为志愿者与养老中心老人合影留念)

匠心对话,炉火岁月淬炼精神丰碑。7月7日清晨,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对话在重绳社区展开。青年志愿者们走进七位重庆钢丝绳厂退休老工人的家中,聆听炉火熊熊的奋斗史诗。骆开仁老人回忆“下班摸黑上山搬砖建宿舍”的艰辛岁月,皱纹里镌刻着无悔的坚守;涂贻芳老人紧握志愿者的手寄语青年:“愿你们比我们走得更远,生活更幸福,国家更富强!”这些朴素话语,让“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从历史照进现实。当青年躬身倾听的姿态与老人矍铄的目光交汇,工业脊梁的精神火炬完成了代际传递。

(图为志愿者与钢铁爷爷合影留念)

青春答卷,在乡野间淬炼成长。从钢铁厂房的轰鸣记忆到漆扇上的流动色彩,从社区街巷的恳切交谈到屏幕上的数据报告,移通学子以脚步丈量三江热土,用多元实践搭建起连接过去与未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同学们在总结会中深有体会:“这几天的经历远超预期。我们不仅是在‘服务’,更是在‘学习’——向历史学习坚韧,向非遗学习智慧,向老人学习豁达,向孩子学习纯真。每一次访谈、每一份问卷,都在重塑我们对‘乡村振兴’的理解:它不仅是设施的改善,更是人心的凝聚、记忆的延续和代际的共暖。”

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本次三江行却对重庆移通学院“一路‘乡’阳”乡村振兴促进团的成员们有着深刻的影响。当劳模精神的火种从苍老的手传递到青春掌心,当工业遗产的斑驳肌理融入儿童彩绘的线条——终于看见,三江大地上,历史的钢铁与未来的星光,正在青春实践中熔铸成崭新的幸福图腾。

供稿:罗婉茹 孙煜欣

供图:唐云 郑馨祯 陈天航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梁小波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