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12:13:56
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角弓镇和石门镇迎来了水稻插秧的黄金时期。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农户们抢抓农时,将嫩绿的秧苗插入水田,为今年的粮食丰收播下希望的种子。
今年,武都区水稻种植面积共计5000多亩,目前已完成90%的插秧任务。为确保水稻插秧顺利进行,区农技中心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水稻插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保证稻田内供水充足,按照配方施肥,并能规范栽植,做好缓苗期管理。在角弓镇,当地依托丰富的水利资源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产业。全镇水稻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预计亩产850斤左右。近年来,角弓镇持续运用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采用“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充分利用农田面积,提高农作物产量。春季油菜花盛放之际,举办油菜花节会,吸引周边游客,带动当地服务业发展;夏季则乘势而上,开展育苗插秧工作。
走进角弓镇的千亩稻田,随处可见农户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卷起裤脚、挽起袖子,拉好对齐线,弯下身子熟练地插秧。角弓街村农户李斌笑着说:“前期我们刚把油菜籽收割完毕,所有的村民们赶紧忙着平整土地准备插秧,这个水稻的秧苗都是政府无偿提供给我们的优质高产品种,目前长势良好。”
在品种选择上,角弓镇以传统优质稻“桂花秋”为主导所产“角弓大米”米粒晶莹饱满,口感软糯清香,品质优良成为地方的特色农产品。角弓镇副镇长马旭辉说道:“下一步,角弓镇将持续推广水稻‘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种植,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珍稀米乡’的特色农业名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与此同时,石门镇的水稻插秧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石门镇草坝子村的水田间,农户们分工明确,犁田、运苗、栽秧等步骤有条不紊。他们在波光粼粼的水田里来回穿梭,将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插入肥沃的泥土中,勾勒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农耕图景。
下一步,武都区将继续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让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