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暖“新”聚力 治理焕“新”

——六安市金安区望城街道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2025-07-14 11:35:07    陈存舒

“以前送单间隙只能在路边凑合休息,现在驿站里不仅能充电、热饭,还能看报学习,真不错。”近日,外卖骑手张伟在金安区望城街道“和谐驿家”驿站休息时感慨道。他的话,道出了新就业群体对街道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的真切感受。

近年来,望城街道聚焦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难点,以党建为纽带,创新推出“党建+暖心服务”“暖新激励+双向赋能”“新新共治+价值引领”三项机制,推动300余名新就业群体从基层治理的“服务对象”升级为“治理伙伴”。目前,辖区已建成12处服务驿站,组建10支志愿服务队,发展32名兼职网格员,开展60余场爱心活动,惠及群众超1万人次。

微信图片_20250714111258

筑暖巢:给“新伙伴”归属感。“作为一名快递员,我最头疼的就是停车和充电,驿站门口划了专用停车位,里面还有充电桩,真是太方便了。”李明在“暖新驿站”边充电边说。针对新就业群体“停车难、休息难、充电难”等问题,望城街道联合党建共建单位打造“和谐驿家”“暖新驿站”等12处服务阵地,日均服务超200人次。驿站配备停车区、充电区、休息区,提供饮水纳凉、餐食加热、应急药品等12项基础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5000小时。

微信图片_20250714111254

“我们商户也愿意为新就业群体出一份力。”街道辖区餐饮店老板王女士是“商户爱心联盟”成员,她为驿站提供“8折用餐优惠”和“免费茶水”服务。街道发起“商户爱心联盟”行动,引导30余家爱心商户参与驿站服务,解决新就业群体用餐贵、如厕难等问题。同时,成立“红流”功能性党支部,通过“线上+线下”集中学习、主题党日等活动,覆盖党员300余人次,解决新就业群体党员“流动性大、参会难”问题。

赋动能:以心换“新”促治理。“孩子暑假没人看管,街道开的托管班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外卖骑手陈小纭激动地说。针对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照看难题,街道协调区教育局联系退休教师参与暑期托管服务,惠及300余人次。同时,在正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增设新业态群体服务窗口,提供政策咨询、心理辅导等特色服务;联合六安市四院、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开展健康义诊活动,服务500余人次。

“看到楼道杂物堆积,我随手拍下上传,没想到第二天就清理了。”兼职网格员、外卖骑手赵强展示手机里的“问题随手拍”小程序说。街道从新就业群体中选聘32名优秀代表担任兼职网格员,累计上报安全隐患、环境问题等线索200余条,参与政策宣传150余次。为激励参与,制定《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积分激励实施细则》,设定矛盾化解、志愿服务等积分项目,积分可兑换实物奖励实现“微心愿”。数据显示,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活动积极性提升40%,矛盾化解率提高35%。

绘新景:聚“新”力共筑家园。望城街道还吸纳新就业群体组建志愿服务队,与孤寡老人、高龄老人、留守儿童等“一对一”包保结对,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3000小时。联合万顺叫车党支部开展“爱心送考”活动,累计服务考生及家长近300人次。“能帮到别人,自己也很开心。”参与送考的网约车司机王师傅说。

为树立榜样,街道开展年度评选活动,表彰表现突出者。“被评为‘最美新就业群体’,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外卖骑手李娟捧着荣誉证书激动地说。

望城街道通过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将新就业群体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新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多“新”动能。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师亚萍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