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高温“烤”验玉米田 科学管理度难关

2025-07-16 17:38:46   

目前,多地玉米正处于关键的生长发育阶段,高温天气对玉米的影响不容小觑。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相关技术指导,一旦发生热害且叠加干旱,喷水灌水是消除热害的有效办法,要在上午10时之前,下午5 时之后进行喷灌作业,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img1

资料图

在山东部分玉米种植区,农户遵循此方法,有效缓解了高温对玉米的危害。在施肥方面,以有机肥为主,重点普施基肥,增施微量元素,玉米出苗后早施苗肥促壮秆,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前增施穗肥。在常规追施每亩 15 公斤尿素的基础上,喷施磷酸二氢钾补充钾肥,既叶面降温,又增强抗逆性。

在河北廊坊的玉米种植区,近期持续高温少雨,致使部分玉米田出现旱情。据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监测,高温使玉米的花粉活力下降,部分玉米出现授粉不良状况,秃尖、缺粒现象增多。

为减轻高温对玉米的危害,灌溉降温是首要措施。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后进行灌溉,可有效降低田间温度,增加土壤墒情。

同时,合理施肥能够增强玉米的抗逆性。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和钾肥,配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提升玉米的耐高温能力。

数据显示,喷施磷酸二氢钾的玉米田,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在高温下的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未喷施的地块。

此外,对于授粉不良的玉米田,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上午8-10点,采用拉绳法或摇株法,助力玉米花粉传播,提高授粉成功率,减少秃尖、缺粒等现象,保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对于高温湿度大的田块,可打掉玉米下部叶片,改善通风条件,达到散墒降温的目的。

北京市相关技术指导提出,具备灌溉条件地块应及时浇水降温,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的玉米地块,采用小水勤灌的措施,降低土壤和冠层温度,增强根系和叶片活力。无灌溉但具备运输条件的地块,及时运水灌溉,增加田间湿度,改善土壤墒情。

也可通过无人机作业等方式叶面喷施黄腐酸、多聚氨基酸、植物生长素及磷酸钙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等,增强玉米高温抗性。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李煜强 整理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