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 09:36:33
7月17日,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制造学院蓝天启航实践团在赣江源开启了实践第四日的行程。在共青团石城县委的悉心指导以及赣江源村文明实践员的热情引领下,实践团成员从莲田劳动出发,先后走访了打样小院、七岭客家古村落,最终抵达赣江源瀑布。期间,他们还积极投身推普行动。在这山水与人文相互交融的地方,实践团探寻着乡村生态发展的关键密码,以语言为桥梁,助力文化振兴,让青春价值与时代使命实现了美妙的双向奔赴。
晨作:莲田躬行,锚定生态实践与推普双坐标
清晨6时,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大地,实践团成员们便已踏入荷塘。他们俯身采莲,莲茎上的细刺不经意间划过指尖,这让“粒粒皆辛苦”不再只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成为了真切的体验,“劳动育人”的理念也如同种子一般,在莲田的泥壤中深深扎根。
大家围坐在一起剥莲时,莹白的莲子从青褐的莲蓬中脱出,清香在空气中弥漫。与此同时,实践团开展了“莲鳌”生态养殖调研,深入了解到“莲田养鳌、鳌粪肥田”的循环模式——生态与经济在这里和谐共生,为乡村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绝佳的范例。
在整个过程中,实践团以普通话作为交流的纽带,向农户们详细讲解生态养殖的专业术语以及推广手册的内容。无论是“有机肥循环利用”这样的专业表述,还是养殖流程的清晰阐释,普通话都让知识的传递变得更加高效,有力地推动了生态农业理念在乡村的落地。 实践团还整理出了《“莲鳌”生态养殖手册》,用文字和数据记录下养殖周期、生态效益等内容,为绿色农业留下了属于青春的印记。并且,借助推普行动,让“生态振兴”从理念到实践的路径,在乡村的土地上清晰地铺展开来。
探院:打样小院,解码“两山”实践与文化传播样板
午后,打样小院的竹制门廊映入实践团成员的眼帘,院角那块刻有“绿水青山”的石刻,无声地诠释着坚守生态的时代命题。走进小院,原木桌椅、竹编灯笼与白墙黛瓦相互映衬,不仅蕴含着生态价值转化的智慧,也成为了推普实践的新场景。
在小院里,生态资源价值转化的路径十分清晰:莲子被深加工成莲心茶、莲子糕等产品,通过“线上直播 + 线下体验”的模式拓宽销路,让“生态优势”成功转化为“经济红利”;废旧的老屋被改造成“餐饮+生态+文化等多元业态为特色的复合型空间”,在保留客家建筑原有肌理的同时,营造出“归园田居”的惬意体验,实现了“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协同共进。 实践团以普通话为媒介,协助小院梳理产品介绍和运营话术。规范的语言,让客家生态文旅故事能够被更清晰地讲述、更广泛地传播。从直播带货时的生动讲解,到接待游客时的文化阐释,普通话成为了小院与外界连接的语言桥梁,助力“两山”实践经验和客家文化借助语言的力量,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访村:七岭古村,探寻文化生态共生与推普融合密码
七岭客家古村落中,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地穿梭在小巷之间,夯土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实践团成员跟随着文明实践员前行,触摸着百年老屋那斑驳的墙皮,聆听着婉转悠扬的客家山歌,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温度,同时也开启了以推普助力文化传承的新实践。 古村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完好地留存了原始的水系和植被;同时,盘活闲置民居建成非遗工坊,让客家技艺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实践团以普通话为工具,协助整理客家非遗故事和文化讲解词,将“造纸竹编的历史”“山歌传承的意义”等内容,用规范的语言记录下来并进行传播。 无论是非遗工坊内的技艺教学,还是古巷里的文化导览,普通话都让客家文化的传承突破了方言的限制,吸引了更多人去了解、参与其中,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双向赋能,也让青年群体以语言为笔,书写出乡村文化振兴的崭新篇章。
溯源:赣江源瀑布,体悟源头生态使命与语言担当
行程的最后,实践团抵达了赣江源瀑布。飞流直下的水幕撞击着岩石,水雾中折射出美丽的虹光。这汪清泉,不仅是赣鄱大地的生命源头,更是生态保护价值的原点。
文明实践员用普通话向大家讲解了当地的生态保护举措:划定保护区、推行生态补偿机制等,都是为了守护“一江清水”能够永续流淌。成员们凝视着流淌的水流,深刻明白守护源头不仅是保护自然生态,更是守护千万人的生存根基。这份责任,与航空人坚守“飞行安全底线”的担当精神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同领域的使命,都在诠释着“责任”与“传承”的深刻内涵。 而普通话,在此成为了传递生态保护理念、凝聚责任担当的语言载体,让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通过规范的语言,深入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凝聚起更多人参与守护的力量。
从莲田劳作中的实践推普,到打样小院里的文化传播;从古村传承中的语言赋能,到源头生态前的使命共鸣,这一天,实践团在赣江源的山水人文之间,成功解码了乡村生态与文化发展的双重密码。 莲蓬里的汗水、石刻上的理念、古村中的传承、瀑布里的坚守,连同推普行动所蕴含的语言力量,都化作了滋养青春的养分。未来,实践团成员们将凭借航空专业素养和语言担当,为乡村生态守护和文化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书写出“生态 + 文化 + 青春”的精彩时代答卷,让“生态守护”“文化传承”与“青春担当”在赣江源的山水间,奏响震撼人心的共振强音,书写下双向奔赴的时代篇章。(通讯员:许翀睿 温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