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17:57:37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2025年7月16日至19日,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第三届青年学术论坛在“雪域江南”林芝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主办,西藏农牧大学承办,以“气候变化与作物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37家科研院所的16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农业绿色转型与粮食安全的战略路径。
本次论坛不仅是青藏高原首次举办的全国性耕作制度领域学术盛会,更是西藏农牧大学自更名以来首次承办的国家级高层次学术会议,标志着西藏农业科研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角色愈发重要,彰显了国家对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也体现了新时代农业科技力量向高原腹地的有力延伸。
大会设置了4个高水平主旨报告和31个青年学术报告,系统聚焦高原作物适应性培育、绿色低碳耕作技术、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等前沿领域。南京农业大学丁艳锋教授、山西农业大学廖允成教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刘永红研究员、西藏自治区农技推广中心隆英主任分别围绕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集成创建、山西有机旱作农业实践与发展、西南地区农作制度与科技创新、西藏农牧业推广助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提出了高原生态区作物制度重塑的关键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为我国农业科技前沿注入了高原智慧与战略视角。
论坛同期举办的青年学者论坛与墙报展示活动亮点频现。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藏农牧大学等单位的青年学者就“大数据驱动耕作制度优化”“黑土地保护与碳循环机制”“高寒区作物高效增产技术”等方向作出精彩报告,展示了新生代农业科技人才的理论深度与技术力量。特别是在墙报环节,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24位研究生以饱满热情展示了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开展的科研成果,内容涵盖种质资源挖掘、绿色防控、精准灌溉、节水栽培等重点方向,充分体现新时代青年学子的科研视野与家国情怀,成为整场论坛蕴含活力和希望的一道亮丽风景。
与会专家高度评价此次论坛的政治站位与学术水平,认为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耕作制度研究的高原维度,也开启了农业科技服务边疆战略的新篇章。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国家粮食安全任务日益艰巨的大背景下,西藏自治区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其农业发展承载着资源保护、粮源拓展、区域振兴等多重战略任务,迫切需要更多科研力量聚焦“高原问题”,探索“高原方案”,贡献“高原智慧”。
7月18日下午,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西藏农牧大学科研平台和示范基地,深入了解其在高原生态农业领域的科研布局与应用推广情况,纷纷表示期待未来加强协同攻关与人才共育,共同推动高原农业实现从资源依赖向科技驱动的根本转变。
值得敬佩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不顾舟车劳顿、旅途奔波,毅然克服高原缺氧等生理挑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学术热情积极参与会议。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报国、服务“三农”的崇高情怀,现场氛围既严谨务实,又激情澎湃。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进一步夯实了西藏农牧大学作为高原农业科研主力军的战略地位,也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生态脆弱区、边疆地区的深耕拓展注入了强劲动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正以更加坚定的担当与智慧,书写服务国家战略、护航粮食安全、推进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