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种植 > 正文

麦田“超级杂草”防控打出“组合拳”

2025-07-28 09:14:12   

曾作为小麦育种亲本材料的圆柱山羊草,如今却成了北京麦田的“头号公敌”。日前,记者在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普安屯村的麦田里,目睹了一场针对它的围剿行动。

近三年,在北京农林科学院相关项目支持下,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团队高级农艺师张锦伟带领科研人员,在房山、顺义、通州等北京小麦主产区调查发现,圆柱山羊草在部分地块严重发生,其种子细小且混于麦粒,常规去杂难清除,落地后与小麦同期出苗,还对常规除草剂耐药性极强。

更麻烦的是,它常与雀麦、旱雀麦、播娘蒿等杂草形成“混合军团”,增加防控难度。杂草群落密度高时,会导致小麦倒伏、大幅减产。未防控的麦田,杂草覆盖率超40%,小麦产量损失超30%。

面对难题,研究团队构建“播前深翻- 苗前土壤封闭- 苗后茎叶处理”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播前深翻。将土壤深翻25厘米,可使杂草萌发量减少60%以上,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小麦对除草剂的耐药性。

第二道防线为苗前土壤封闭。选用砜吡草唑分别与绿麦隆、异丙隆、丙草胺的复配方案,在播种后出苗前喷雾形成药膜层,其中“砜吡草唑+绿麦隆”组合对小麦安全性和防效更高。

第三道防线是苗后精准施药。在冬前小麦分蘖期或春季拔节前,对“漏网之鱼”进行茎叶喷雾。冬前用药相比春季一次性用药,可使小麦整齐度提高20%,产量增加8%—10%。

在房山试验田,这套综合防控措施成效显著,杂草总防效达95%—97%,小麦亩产从450公斤提升至530公斤。北京市植保站粮经科科长岳瑾在窦店镇算了笔账:使用综合防控技术,虽每亩多投入80元,但小麦增产80公斤,再加上节省的人工除草费用,每亩能净赚200元。

目前,该技术已在京津冀地区推广。研究团队深入分析各处理区籽粒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为后续优化方案提供数据支撑。正如张锦伟所说:“我们的目标不仅是除草,更是守护每一粒粮食。”

(据《科技日报》)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