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9 19:50:15
站儿巷镇党委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扣主责主业,以“抓重点任务推进、抓改革创新实践、抓队伍作风建设、抓问题整改落实”四轮同轴驱动,系统提升党建质量,为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靶向攻坚,驱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政治引领固根本。坚持政治建设首位,执行“第一议题”制度,依托理论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平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及重要论述精神。制定年、月、季、周党建任务清单,实行清单化、节点化管理,确保上级决策落地。压实党委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常态化研究党建工作。
服务大局强支撑。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同步。聚焦乡村振兴,融入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关键环节。林麝养殖项目中,专班全程跟进,凝聚镇、村、企合力,党员干部攻坚土地流转、产业招商、矛盾化解,确保项目零阻工零延误,全速推进。项目落地激活当地经济引擎,壮大集体经济,惠及群众。
筑牢组织根基。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从严落实基本组织生活制度。优化组织设置,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合作社、重点项目等关键领域,消除组织覆盖盲区。深入实施“头雁培育”工程,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动态储备26名村级后备力量纳入“青苗库”管理。
破立并举,驱动改革创新赋能增效
治理创新提效能。深化推进“党建+网格”基层精细化治理模式。优化基础网格85个,选优配强网格员63名,其中党员占比超20%。构建“网格发现、村居呼叫、乡镇响应、部门联动”闭环处置机制,累计高效办结环境治理、纠纷调解等事项150余件。深化“枫桥经验”本土实践,成功化解矛盾23起,信访量同比下降10%。
产业赋能促振兴。在持续深化现有食用菌、粮果等种植业优化提升的基础上,立足生态优势,高效整合土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规模化种植中药材、木耳,打造连片种植基地。用足政策红利发展生态放养鸡产业,以“小群体、大规模”为目标,统筹资源、统一技术培训与疫病防控,推行循环养殖模式,将鸡粪转农用肥反哺种植,构建绿色产业链,实现种养结合与生态保护协同增效。此外,强化招商企业协同,落实“统一发放鸡苗、规范技术指导、兜底保障销售”机制,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双赢,助力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
服务升级优体验。强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推动服务资源下沉。镇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8个,村社区全面推行“坐班+代办”制度。创新搭建“指尖党建”平台,灵活运用微信群、民事直说平台精准推送政策、高效收集民意、即时在线答疑,实现服务全天候、沟通零距离。创新“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严管厚爱,驱动队伍作风提能砺为
严管厚爱增活力。建立健全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机制,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并加强廉政提醒。强化党员积分管理,充分运用民主评议结果,奖优罚劣。认真落实党内关怀制度,累计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40人次,发放慰问金及物资共计1.8万元。
实干导向转作风。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包联难点村、重点项目,机关干部常态化下沉网格。聚焦急难愁盼,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台账并明确责任时限,已解决200余项;重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为基层减负。
闭环管理,驱动问题整改提质固本
动真碰硬除顽疾。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镇党委定期调度进展,对整改不力者及时约谈。例如,针对部分支部组织生活不规范问题,通过编制流程图、开展专项督查、组织现场观摩,推动实现规范化提升;针对集体经济薄弱村,采取“一村一策”精准帮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项目、规模发展中药材、生态放养鸡等特色产业,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建章立制促长效。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注重制度集成与成果固化,梳理整改有效做法提炼为制度规范。修订完善《村级组织运行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办法》等4项核心制度,填补空白、堵住漏洞,构建科学有效的党建制度体系。通过制度约束力与长效机制,严防问题反弹,巩固成果,为党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下一步,站儿巷镇将持续深化“四轮驱动”工作法,不断强基础、提效能、转作风、固成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乡村全面振兴。(吴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