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驻村札记:从忐忑到坚定的振兴之路

2025-08-10 18:08:33   

时光恰似滔滔江水奔涌不息,转眼间我已在凉山州会理市树堡乡石可莫村驻村十八个月了。初到之日的忐忑仍历历在目——这座位于川滇交界处的村落,蜿蜒山路如苍龙盘踞,干热河谷气候炙烤着大地,山路上的每一道车辙都在诉说着发展的艰辛,对从未在农村生活过的我而言,每寸土地都充满未知和挑战。

石可莫村村落一角

驻村首日,曲折的盘山公路便给我带来深刻震撼。车轮碾过少许还未硬化的土路,扬起漫天黄沙,村民背篓里沉甸甸的玉米压弯了腰,却依然绽放着向日葵般的笑容。这笑容背后,是全村脱贫户和监测户占比近30%的艰难现实,是我辈驻村人还需努力奋斗的动力。

"驻村工作不是来当客人,是要当乡亲们的自家人。"前辈的话犹在耳边。我们工作队从入户走访破题,用最短的时间走遍全村141户脱贫家庭和42户监测家庭。在李爱聪家田边,听其老母亲诉说因病花销增多的隐忧;在孙文海家的释迦果树地里,记录种植户对冷链运输的渴望。随身携带自制的石可莫村工作队入户调研表和笔记本记录了村民的家庭基本情况:务工信息、住房修缮、饮水困难......这本"民生账本"成了我们行动的指南针。

驻村干部欧阳鲁煜走访农户了解基本情况

就业帮扶是关键之举。针对石可莫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率低的问题,我们组建“就业服务小队”,白天田间“流动宣讲”外出务工致富理念 ,夜晚院坝“坝坝会”倾听务工意愿。为提高村民务工成功率、增加收入,我们为外出揽工的工头推荐本村适配劳动力。这一举措成效显著,极大增加了石可莫村外出务工人数,切实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首月工资到账时,短信提示音不断,老支书激动地握住我的手说:“这些娃娃月收入,抵得上过去几个月收成哇!”

基础设施攻坚战更是驻村帮扶的重头戏。面对三个村民小组"望江水而不得"的困境,我们翻山越岭寻找引水利民的方法,在40℃高温下与村民共同铺设数公里输水管网。当金沙江水通过光伏提灌站跃上640米高差的山坡时,80岁的阿婆捧起清水泪流满面:"真是谢谢你们啊。"这项工程不仅解决了饮水难题,更为几百亩沙土地带来了深耕的希望。

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一起铺设水管

产业振兴是驻村帮扶的终极课题。在调研发现干热河谷气候适合人参果种植后,我们积极辩证种植人参果的可行性,最终成功建设百亩人参果种植基地。从搭建“银膜覆盖+精准滴灌”技术以及寻找公司统一收购人参果,工作队全程护航。今年首批人参果直供云南市场,亩均收益突破万元,销售总额突破百万。如今走进种植基地,翠绿的藤蔓间缀满金黄果实,村民戏称这是"长在石头缝里的金元宝"。

人参果种植基地

村民在分拣人参果

环境整治同样见证着山乡蝶变。我们积极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和卫生观念。每周的"清洁日",工作队员和村里保洁员一道,为保持石可莫村良好的卫生环境尽绵薄之力。当石可莫村捧回环境卫生治理先进集体奖牌时,孩子们在村委会的院坝上跳起了笛脚舞,欢快的旋律回荡在山谷间。

驻村帮扶的答卷写在老百姓的心尖上:石可莫村有了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村民收入逐年增加;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让村集体年增收十余万元;山谷间传来爽朗的笑声......这些变化凝结着驻村工作队600多个日夜的坚守:暴雨夜转移地质灾害点群众的身影,在田间劳作磨出的老茧头,在努力追求提升村民幸福感的执着。

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023年,石可莫村在党和政府的悉心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携手助力中,成功获得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的荣誉。这份荣耀承载着过去的努力,也开启了未来的责任,激励我们不断奋进。

作为驻村工作队,我们扎根乡土,一心只为让村民过上富足美好的生活。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是我们工作的核心与全部意义。从产业帮扶到民生保障,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精神文明培育,每一个环节都全力以赴,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让村民生活变好的机会。我们坚信,只要脚步不停、奋斗不止,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必将实现。那时,村民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而乡村发展也将为国家注入强大动力,助力国家稳步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