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1 10:38:56
7月29日,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的木耳加工厂房内,一辆满载1000公斤木耳的货车缓缓驶出,这批木耳将通过海运发往迪拜,标志着柞水木耳正式进军中东市场。这是杨凌示范区对口帮扶柞水县,助力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的重要成果。
今年6月初,杨凌国合跨境贸易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前往柞水考察木耳产业,从等级、规格、品质等多方面进行严格选品,最终确定了符合迪拜市场销售标准的优质木耳。杨凌国合跨境贸易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申奥表示:“接下来,我们将根据海外市场需求持续发货,争取年底帮助金米村销售5万至10万斤木耳,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秦岭深处的柞水县金米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着悠久的木耳种植历史。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党总支书记李正森说,近年来,金米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小木耳、大产业”的殷切嘱托,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大棚和地栽木耳为重点的食用菌产业。自从去年,杨凌对口帮扶工作组驻村以来,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木耳品质和产量,而且扩宽常态化营销渠道,让“小木耳”成为农民致富的“金耳朵”。
“此次他们与杨凌国合公司合作,把木耳出后到迪拜,很高兴。下一步,希望村里更多的优质农产品都能出口到国外,让全世界都能够品尝到金米村的好产品。”李正森说道。
村民陈庆海曾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并不宽裕。自从投身木耳种植,家庭收入显著增加,还成为了木耳产业带头人。如今,木耳基地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摇篮”,更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点,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柞水县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菌种生产、食用菌种植等,致力于扩大柞水金米村“小木耳”的销路,也希望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当天,该公司给杨凌国合跨境贸易有限公司颁发了海外销售柞水金米村黑木耳的授权委托证书。
在柞水木耳走向国际市场的背后,离不开杨凌示范区对口帮扶工作组的努力。杨凌示范区对口帮扶工作组成员梁峰介绍,2024年,根据陕西省相关文件精神,杨凌示范区选派人员成立对口帮扶工作组,围绕“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品牌宣传、资金支持、人才交流、社会帮扶”六个方面,对柞水县开展全方位帮扶。帮扶工作组到任后,迅速开展工作调研,并将2024年30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用于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杨凌·金米菌果蔬循环经济示范园项目”,涵盖设施果蔬大棚改建、葡萄产业园建设、林下椴木木耳种植园打造等内容。
在促进农产品销售方面,帮扶工作组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了杨凌国合公司与金米村的合作,助力金米村木耳销往中东及东南亚地区。梁峰说,未来,帮扶工作组还将聚焦金米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田园休闲旅游综合体,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端表示:“此次柞水木耳出口迪拜,是陕西农特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公司将把更多陕西优质农特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让‘陕西味道’香飘海外。”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马媛 党菲 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