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15:18:07
当下正值花椒采摘黄金时节,遵义市农科院团泽镇茵红椒试验基地里一派丰收景象:一串串饱满鲜红的花椒缀满枝头,散发着浓郁的麻香,农户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分拣,笑意写满脸庞。据介绍,该基地的茵红椒目前处于初果期,单株平均产量已达 5—8 斤,按照这样的生长态势,进入盛产期后亩产量有望突破 1000 斤。这份丰收的喜悦,源于遵义市农科院花椒科创团队多年来的潜心钻研。
遵义花椒向来以品质优良闻名市场,但长期以来,产量不高、易染病害、椒树存活时间短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当地花椒产业的发展,也让不少种植户的收益大打折扣。为破解这些难题,遵义市农科院花椒科创团队的科研育种人员扎根田间,历经十余年攻关,在研究中精准捕捉花椒的优异性状,围绕产量、抗病性等核心指标开展定向培育与优选;通过反复试验改良,成功攻克栽培、育苗等技术瓶颈,不仅让花椒产量与品质稳定性大幅提升,还延长了椒树的寿命,打破了“椒树只能存活3—5年”的固有认知,也终结了花椒结果存在“大小年”的说法,为农户的长期稳定收益提供了坚实保障。
“茵红椒具有鲜、香、麻、纯的独特风味,2024 年已通过贵州省林木良种审定,正式跻身林木良种行列。” 遵义市农科院花椒科创团队负责人黎礼谦介绍,作为团队的核心成果,“茵红椒” 兼具早产、丰产特性,其强烈的麻感和香气更是赢得了市场的广泛青睐,具备广阔的市场潜力。
为让科研成果真正惠及农户,团队在科研的同时,同步推进示范推广工作,除了团泽茵红椒试验基地外,还在贵州省毕节、黔南、务川、播州、新蒲新区等地布局多个示范基地。通过建设栽培示范园培育稳定母本源,为种植户提供优质苗木;设立技术实验基地,开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全方位指导,确保种植户掌握科学种植技术。目前,各示范基地的花椒产量与品质均达到预期,赢得了广大种植户的认可。
如今,“茵红椒” 的推广版图已跨出贵州。下一步,团队计划在国内主要花椒产区开展区域实验,为全国范围内推广遵义优质红花椒积累数据、夯实基础,力争通过国家良种审定,让这一源自遵义的优质花椒品种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从实验室里的反复试验到田间地头的技术推广,遵义市农科院科研人员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守,让小小的花椒成为带动农户增收、激活产业动能的 “致富果”,为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通讯员:王文娟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胡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