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4 14:25:57 赵岩松
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坚持“兴水强区、兴水富民”不动摇,围绕补短板强弱项,积极谋划推动水利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改善区内水利基础设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在“谋”字上做文章。全面开展国土空间水利专项规划编制,形成国土空间水利规划“一张图”。完成《六安市裕安区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23—2035年),形成水网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清单,制发项目投资计划任务分解清单,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投资任务。裕安区水网规划总投资测算为122.06亿元,其中列入先导区建设项目投资为27.51亿元。按水利建设主要任务划分,防洪排涝工程投资47.04亿元,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工程投资42.55亿元,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投资31.37亿元,水网智慧化工程投资1.10亿元。
在“干”字上下功夫。始终坚持重点项目“日调度、周对接、月协商”工作机制,全力攻坚重点项目建设。2025年,开工建设5项重点水利工程,投资5.77亿元。分别是独山水厂改扩建工程、裕安第二自来水厂扩建工程、裕安区自来水厂与六安城区供水管网联通工程、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洼地治理工程、裕安区2024年水毁等基础设施重建工程。这些工程竣工后,裕安区供水保障能力、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将明显提升。
在“补”字上花力气。扎实开展重点工程短板清理工作,进一步强化担当,着力补齐水利基础欠账。未来五年,重点补齐区域中小河流防洪排涝短板,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系统治理,裕安主城区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淠河、汲河等骨干行洪河道除城市段外沿线圩区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独山镇段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其他中小河流防洪标准确定为10~20年一遇。主城区治涝标准为30年一遇,乡镇等重点涝区治涝标准为10~20年一遇,其他保护村庄或农田的涝区治涝标准为5~10年一遇。
通过建设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和民生水利工程,裕安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区域河湖水生态水环境持续向好,水利发展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