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11:41:47
巍巍秦岭,悠悠洛水。盛夏时节,走进商洛市洛南县洛源镇,漫步乡间小道,随处可见食用菌大棚里菇农忙碌的身影,“放心菜”种植基地中农户弯腰劳作的场景,罐罐茶屋里游客欢声笑语的画面……这一幅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图景,正是洛源镇坚持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洛源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通过“党委领办、党支部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推动农文旅融合与民宿产业集群发展,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实现了从“边缘乡镇”到“康养胜地”的华丽蜕变。
党建强基 治理升级
“我们组上离村党群服务中心距离远,以前家里有事还要跑老远,现在只要到新设立的‘便民联系点’反映,很快就能得到村上的回复。”五龙村村民张有为深有感触地说。
乡村振兴,治理是关键。今年以来,洛源镇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立健全“包村、包片、包户”三级联动机制,将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全部嵌入社会治理网格。镇主要领导带头包抓重点村,党员干部主动认领责任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切实推动网格责任落实和作用发挥。
为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诉求问题,洛源镇严格落实“四下基层”,常态化开展“到群众中去”实践活动,镇村干部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下沉”。在走访中,干部带着问题清单走村入户,重点解决偏远地区群众反映强烈的住房、饮水、道路等问题。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累计解决群众诉求300多件,调解矛盾纠纷90多起。
针对农村陈规陋习,镇党委指导各村制定“十六不准”村规民约,并收集整理30多例正反面典型案例,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用“乡音土话”传播文明新风,有效遏制了厚葬薄养、天价彩礼等不良风气。
党委领航 发展提速
洛源镇以“书记领办实事硬事”为抓手,把产业发展作为头等任务。在涧坪村,镇党委书记领办农文旅田园综合体项目,将其列为年度承诺践诺事项,带领村“两委”班子外出考察学习,引进专业运营团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思路。
“党员带头,群众才有信心。”涧坪村党支部书记陈亚鹏介绍,村里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和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党员示范带动,流转土地20亩,协调矛盾纠纷6起,整治环境卫生40多处,盘活闲置空间600多平方米。在党组织的推动下,村里构建起了“休闲观光+餐饮服务+民宿”的经营模式,打造农村集市、乡村大灶台等4处,修建罐罐茶屋、野营帐篷等娱乐设施36处,建生态廊道300多米,发展共享菜园和“放心菜”种植基地60亩。
“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搞旅游、卖小吃,日子越过越红火!”涧坪村村民王安顺笑着说。
支部带头 旅游升温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在桃坪村,党支部招引2名返乡大学生进入村“两委”班子,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村党支部书记梅福盈为23名党员和11名优秀储备干部设岗定责,坚持“支部领着产业走”,由党支部牵头与农户、商家进行对接,改造闲置农房,组织全村党员认领民宿宣传推介、游客招揽接待、环境卫生整治、用地保障等工作,推动闲置农房变身“网红民宿”。
党支部帮带,产业方能做大。镇机关党支部、桃坪村党支部和镇卫生院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把掌握不同资源的党组织联结为紧密型党建共同体。镇机关党员协助有资金需求的群众办理创业贷款,争取政策支持;镇卫生院党员在游客集中区设立便民就诊台,为游客提供免费药品;村党支部硬化路面200多米,安装充电桩,推动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目前,全村已发展22家旅居式民宿,床位106个,形成“住宿+餐饮+农事体验”的特色产业集群。今年以来,已接待住宿游客8000多人次,户均增收2.5万元。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以桃坪村、涧坪村为样板,辐射全镇,推动产业发展,让‘党建红’‘生态绿’‘产业金’交相辉映,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洛源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讯员 张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