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9 06:52:30
8月15日,“中国金银花之乡”河北省巨鹿县迎来产业升级里程碑——全国首台AI金银花采摘机器人在晨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成功完成田间“走秀”。
这台由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科学院、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北朴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攻关的智能装备,首次亮相便以突破性表现引发关注:金银花识别准确率突破90%,采摘破损率低至6%,整体采收成功率超60%,为长期困扰产业的采收难题带来科技曙光。
项目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张昭教授说:“面对金银花植株复杂、花朵娇嫩易损的采收挑战,研发团队实现了三大核心技术创新:精准识别的‘火眼金睛’、采收一体的‘灵巧手指’和智能规划的‘超强大脑’。”
该设备首创改进型视觉系统核心算法,克服田间多变光照干扰,精准锁定需采摘的成熟花蕾,识别率超90%;结合关键点检测技术,智能拟合金银花骨架与姿态,有效规避机械臂碰撞风险。
其创新“可旋转―夹持―气吸一体化”末端执行器,柔性橡胶包裹设计高度模拟人手采摘动作。针对金银花特性集成夹爪与气吸软管,实现花朵离枝后无损快速输送,省去放置环节,单朵采摘速度仅需约3秒。
设备研发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n形采摘路径规划技术,契合金银花球形生长特点,优化机械臂移动轨迹,路径耗时减少20-35%,作业更高效流畅。
“传统人工采摘成本占比超50%,花期集中时劳动力短缺常导致丰产难丰收,”张昭教授说,“此台设备可替代2-3名劳动力,让种植户彻底告别‘望花兴叹’。”
河北省科学院产业发展部部长周英森研究员说,该装备一举突破人工成本高昂与非选择性采摘致品质下降的双重瓶颈,为全国金银花产业提供了可推广的机械化采收方案。
此次突破源于河北巨鹿金银花智慧生产科技小院的深度协同。
巨鹿县科工局郝恩普局长表示,面对县域金银花产业在采摘环节遭遇的“无机可用、雇工难、强度大、成本高”核心痛点,四方单位聚力研发,终以人工智能技术打通金银花种植最关键的采收环节。“这不仅推动巨鹿金银花产业提质升级,”郝恩普说,“更以科技新动能,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了鲜活样本。”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装备的成功研发实现了人工智能与农业装备的深度融合,开创了科技服务农业的新模式,对推动全国农业机械化向智能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地方政府部门共21位专家参加了发布会。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胡润田 赵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