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乡野经纬·筑梦安吉:青春赋能乡村,实践点亮振兴

2025-08-19 11:40:0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千万工程”经验,引导青年学生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实践相结合,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乡野经纬”实践队于8月前往浙江省安吉县孝丰镇赤坞村,围绕赤坞coffee营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活力。

山水为底,解码营地基因

“孤影不孤,山河为伴”,赤坞coffee营地的宣传语道出了这片土地的灵秀与生机。实践队员们首先深入营地核心区域,沿着西苕溪漫步,感受赋石水库下游的碧波荡漾,观察天然林荫与茶田交织的生态画卷。在营地负责人的带领下,队员们详细考察了左岸的无动力儿童乐园、烧烤区、咖啡馆,以及右岸的餐厅和多样住宿仓,对“露营+茶旅”的业态布局有了直观认识。队员们在调研中发现,营地既保留了背山面水的天然优势,又通过“三层体验设计”满足游客需求。这种“自然+人文”的融合模式,让队员们对乡村旅游的“温度”有了更深理解。

业态为笔,探索共富新路径

队员们走访了周边茶农和手工艺人,了解到营地通过收购安吉白茶、笋干等本地农产品,带动村民增收,还为村民提供了餐饮、保洁等就业岗位。针对营地的差异化发展,队员们重点调研了“USP差异化”策略——从右岸亲水观景露台的透明船、桨板项目,到左岸大草坪“星空露营观星区”的天文望远镜观测活动;从日间“亲子厨房”的竹筒饭、野菜饼制作,到夜间“光影艺术长廊”和竹林酒吧的民谣演出。把自然资源变成体验场景,这正是乡村旅游的创新密码。

创作为墨,激活乡土文化

实践队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深度参与“不孤”品牌IP的落地推广。队员们走进安吉竹编非遗工坊,向畲族彩带传承人学习编织技艺,亲手制作IP形象的竹制挂件。“不孤”作为融合安吉竹编与畲族工艺的萌萌侠客,其盲盒系列的微表情设计、扎染工艺包上的吴昌硕篆书“孤影不孤山河为伴”,都成为队员们调研的重点。这些文创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文化的载体。

实践为章,书写振兴答卷

队员们为营地制定了针对性营销方案,线上建议在小红书发起#赤坞coffee最美瞬间#话题挑战,联合旅游博主推广;线下策划“长三角旅游展会”参展方案,设计露营主题展览。针对大学生客群,提出“学生证住宿打折+户外剧本杀”的组合优惠,这一建议被纳入营地暑期计划。队员们还深度参与了“山海音浪·乐堡盛夏狂欢季”的前期筹备,协助规划星空音浪舞台的布局,设计乐堡啤酒与本地食材结合的创意菜单。

从都市校园到乡野营地,“乡野经纬”实践队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的路径,用智慧赋能营地发展。队员们表示,此次实践让他们明白,“将小我融入大我”不仅是口号,更是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行动指南。未来,他们将持续关注赤坞村的发展,用专业所长助力更多乡村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愿景!(作者:范冰冰)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梁小波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