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11:26:26
在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黄泥嘴村,清晨薄雾笼罩的茶园里,总能看到一位匠人专注的身影,他就是六安黄大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全福。三十年来,他以满腔热爱和坚韧执着,守护着这项古老技艺,让六安黄大茶不仅飘香四方,更成为一项被保护、被传承、被弘扬的文化瑰宝。
挖掘坚守,承袭古老技艺文脉。黄大茶的独特风味,源自世代传承的古法技艺。陈全福自幼耳濡目染,深知每一道工序的重要性。采摘、杀青、揉捻、烘焙,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准把控火候和时间。几十年如一日,他以布满老茧的双手守在炒茶锅前,把祖辈的手艺一丝不苟地传承下来。然而,在他看来,传承不是守旧,而是“守正创新”。在坚持古法的基础上,他不断搜集、整理、研究制茶资料,并结合现代需求,改进工艺、提升品质,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的生机。
活态保护,激发非遗内生力量。非遗的魅力,不在于束之高阁,而在于“活在当下”。陈全福深知,要让非遗真正延续,就要走进大众生活。他主动把制茶课堂搬进校园,让孩子们亲手体验杀青、揉捻的工序,了解家乡茶叶背后的文化密码。他还积极参加各类展示、交流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六安黄大茶,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同时,他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把现代农业科技引入茶园,用科学手段保障茶叶品质。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不仅让茶叶更符合市场需求,也让非遗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小圈子”走向“大舞台”。
融合赋能,助推非遗走向广阔。六安黄大茶不仅是一种茶,更是一段文化的延续。它承载着乡土记忆,也寄托着人们的情感认同。通过陈全福的努力,这片茶叶已经走出村庄,走向全国,被收录进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获得“安徽老字号”和“安徽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等称号。这意味着,六安黄大茶不再只是地方农产品,而是成了安徽乃至中国茶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它的传承与发展,展现了中国非遗的生命力与影响力,也让更多人从一杯茶里品味到文化自信。
从一片叶子的清香,到一门技艺的坚守,再到一项文化的传承,六安黄大茶的非遗之路,折射出匠人精神的厚重与时代发展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