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两当县金洞乡:从“田间废弃物”到“生态营养液”的“有机转身”

2025-09-01 16:53:42   

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金洞乡的村头巷尾、田间地头,曾让村民皱眉的烂菜叶、秸秆、果皮,正悄然发生着“身份蜕变”——它们被粉碎、配比、密封发酵,化作一瓶瓶“绿色营养液”。这瓶由乡党委政府牵头推动的农用酵素,不仅是农业废弃物的“重生之旅”,更是金洞乡践行“全域有机”战略的生动注脚。从“垃圾围田”到“酵素润土”,从“被动处理”到“主动循环”,金洞人正以一场“变废为宝”的实践,为“全域有机”写下最鲜活的注脚。

IMG_256

“手把手”教制作,“全乡共酿”的有机课堂。在金洞乡大滩村,一场关于“变废为宝”的学习热潮正在兴起。连日来,按照乡党委政府统一安排,乡、村干部、志愿者以及农户们穿梭于各村,将群众家中闲置的瓜果蔬菜、作物秸秆、中药材残枝等“废弃物”集中收集。在乡农业技术骨干的指导和“手把手”教学下,再按“天然、科学、高效”的标准流程,大家现场一步步学习农用酵素制作。技术人员强调,无论除虫型、营养型还是功能型酵素,关键在于让村民掌握“变废为宝”的核心方法。从原料选择到配比搅拌,从装罐密封到发酵管理,技术人员全程“手把手”教学,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有机标准。过去只能焚烧或丢弃的废弃物,如今转化为滋养土地的优质肥料,村民们捧着自己制作的酵素,眼中满是期待:“金洞的田埂地垄,以后要变得更'绿'起来了”。

IMG_260

IMG_258

IMG_261

“小酵素”串起“大循环”,金洞的“有机新图景”。一瓶小小的农用酵素,正悄悄重构金洞乡的农业生态链。当酵素被施入土壤,土地“喝”上了天然有机肥,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少了,农产品的品质却更优了;当农户们开始主动收集“废弃物”,田间地头的垃圾少了,生态循环的链条却更活了;当“有机”从口号变成看得见的收益,农民的腰包鼓了,“全域有机”的理念也更深地扎进了人心。参与制作的农户们表示,过去总觉得“有机”离农村很远,如今才意识到它就藏在自己日常的菜叶、秸秆和树枝中。“等这些酵素发酵好,施到地里,咱种的菜、养的鸡,肯定更金贵!”这场由酵素引发的改变,让金洞的乡村不仅有“有机的田”,更有了“有机的魂”——人与土地的和谐共生,正从愿景变为现实。

IMG_264

IMG_265

IMG_267

下一步,金洞乡将以酵素实践为支点,持续深耕“全域有机”沃土。通过技术普及、产业联动与观念培育,推动全域有机产业体系成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一体化提升,逐步让“变废为宝”成为习惯、“有机标准”成为自觉,探索金洞全域有机产业发展新路径,为两当全域有机产业发展注入强力支撑。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