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养殖 > 正文

从一头荣昌猪看畜牧“硬”科技

2025-09-04 10:09:14   

吃起来软、糯、香的荣昌猪,还可以用来研制异种骨修复材料,服务人类生命健康。近年来,在一项项“硬”科技的加持下,畜牧业的发展让人们享受到更具保障、更高品质的三餐,也正在催生“跨界”的惊喜。

建好三重“保险柜”

在重庆市荣昌区,有一种被称作“熊猫猪”的地方猪种——荣昌猪,其作为我国三大优良地方猪种之一,深受当地人喜爱。为了保护荣昌猪,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多年来利用活体保种理论和遗传资源冷冻保存技术,创新地方猪保种模式,建立了保种场(基因库)、保护区、推广站相结合的开放式动态三级保种体系。

第一级是荣昌猪国家级保种场和基因库。保存纯种荣昌猪200头以上,血缘13个,分子亲缘系数低于3%,血缘纯度100%,有效防止基因漂变和近交衰退;冷冻保存荣昌猪17个家系的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10万余份,实现“战略备份”。

第二级是保护区。建立以荣昌猪原产地为核心的4个保护区,鼓励当地农民饲养纯种荣昌猪,做好遗传资源在自然生产环境中的原位保护。

第三级是外层推广。支持一些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龙头企业,利用保种场提供的纯种荣昌猪进行科学、规模的扩繁。

“育”得成也要“养”得好

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刘作华说,荣昌猪好养,具有耐粗饲、抗病性强、适应性强等特性,能高效利用本地饲料资源并适应多样化养殖环境;荣昌猪好吃,肌内脂肪含量为3.8%左右,肉质鲜美细嫩口感好,深受消费者青睐。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经过多年选育,培育了国内第一个低外血含量的瘦肉型猪专门化母系——新荣昌猪I系;育成国家审定新品种——渝荣I号猪配套系以及荣昌猪烤乳猪、高肌内脂肪猪两个专门化品系;牵头制定《荣昌猪》国家标准。

在此基础上,科研团队近年又对荣昌猪开展专门化母系和专门化父系的选育。这可以将荣昌猪用于不同杂交组合,进而生产符合多元化市场需求的荣昌猪优质肉。

既要“育”得成,也要“养”得好。科研团队根据荣昌猪的生理特性,提出了荣昌猪净能和可消化氨基酸等营养参数,制定荣昌猪饲养标准,开发荣昌猪母猪、公猪和商品猪专用饲料配方,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减少了饲料消耗。

开拓医用蓝海

今年6月12日,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与重庆骨源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就利用SPF荣昌猪联合开展异种骨修复材料研制正式签约。科研团队选取SPF荣昌猪股骨、盆骨等部位的骨头,初加工为特定形态,经过脱细胞、脱脂、脱蛋白等12道精密工序,初步获得了可诱导人体新生骨形成的异种骨修复材料。目前,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正在与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推动建设从SPF荣昌猪生产、屠宰、加工到猪源性生物医药制品研发生产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综合示范基地。 (据新华社)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