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陇南武都龙坝乡:“党建联盟”聚合力 乡村振兴添动能

2025-09-04 15:40:27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今年以来,龙坝乡聚焦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依托当地资源禀赋,进一步深化“党建联盟”模式,通过党建引领、资源联享、技能培训、联农带农,推动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20250904154130711-27-29f11.jpg

强化党建引领,凝聚产业发展合力

针对产业发展投资分散、规模小等问题,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乡党委主导,引领适宜中药材种植发展的麻滩村、铁山村、冯坪村、张庄村、白果村、庙山村6个村成立产业党建联盟,明确党建联盟议事机构、职能职责和工作模式,定期开展主题党日和技术培训、研讨交流活动。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地理优势互补、土地资源共享、合作社经验技术互动,以抱团式发展、合作共赢的方式,推动党建工作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由单一化经营向规模化、规范化迈进,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抱团聚力”的转变。

20250904154130345-13-e775c.jpg

聚焦资源联享,打造产业增长引擎

充分发挥产业党建联盟作用,定期召开党建联盟联席会议,统筹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难题。建立“统一种植标准、技术指导、农资采购、品牌营销”机制,整合流转闲置土地850余亩,建设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集中采购优质种苗降低生产成本,创新“公益岗位+低收入群体”用工模式,带动群众务工1000余人次,实现6个村集体经济与群众增收双赢。在前期“试点先行,示范推广”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目前,铁山村已育苗党参50余亩,羌活30余亩,种植贯叶连翘100余亩,黄芪20余亩;麻滩村种植贯叶连翘300余亩,小柴胡300余亩,党参50余亩;冯坪村种植款冬花60余亩,贯叶连翘50余亩;白果村种植小柴胡80余亩,苦参100余亩,桔梗80余亩;张庄村种植小柴胡200余亩,贯叶连翘80余亩;庙山村种植小柴胡200余亩,贯叶连翘80余亩,羌活60余亩。实现了中药材产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凸显。

20250904154130064-68-75b23.jpg

深化技能培训,激活产业长效驱动

以党建联盟为依托,聚焦中药材产业技术瓶颈,通过精准培训、物资扶持,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内生动力。8月14日武都区科技局同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武都团在麻滩村举办了科技培训会,邀请农技专家和科技特派团“面对面”授课。围绕中药材市场前景、小柴胡与贯叶连翘标准化种植技术,重点讲解土壤改良、水肥调控、丰产栽培等关键环节,并现场解答农户在实际种植中遇到的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难题,确保技术知识“听得懂、用得上”。麻滩村及周边群众共计300余人参与了此次培训。今年以来,共发放贯叶连翘种子225斤、复合肥25吨、地膜1500余卷及中药材种植技术读本300余本。不仅激发了群众种植热情,而且为中药材产业增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     

20250904154130665-23-b76df.jpg

促进联农带农,夯实产业富裕根基

党建联盟以“党建链”串联“产业链”,推动农产品加工功能向纵深拓展,张庄村与白果村在持续深化核桃种植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合力打造了集核桃脱皮、褪壳、烘干、中药材晾晒于一体的现代化晾晒基地。建立“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全链条发展方式,通过产业联动、就近就业、土地流转、技术指导等举措,构建起紧密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合作社经营有盈利、村集体参与有资金、群众务工有薪金、流转土地有租金。核桃、中药材产业由此成为群众稳定的“收入源”,既是绿水青山间不断增值的“绿色银行”,更是撬动强村富民的“金钥匙”。截至目前,全乡已带动400多户群众发展核桃种植,300多户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预计户均年增收超3万元,真正铺就了一条“党建引领、支部带头、群众参与、共同增收”的富民之路。

下一步,龙坝乡将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切实发挥好产业党建联盟组织协调作用,推动全乡形成中药材产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聚势成链、合作共赢的良好发展格局,持续为全乡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王治)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