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教师节特辑·师者风范||刘晓强:耕耘廿载 爱洒山乡

2025-09-12 11:43:56   

在康县碾坝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却目光坚定的身影——他就是副校长刘晓强。清晨的阳光洒进教学楼,他已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孩子。作为一名数学以及道德与法治教师,他的课堂从不乏味;作为分管教学、财务和校园餐的副校长,他的身影出现在食堂、教研组和每一个需要他的角落。

“这份责任,藏在‘尽心’“用情’“善谋’里,也落实在我日复一日的坚守里。‘尽心’抓教学,我紧盯课堂教学质量、教研培训与课程创新,从方案打磨到环节落地,每一步我都较真到底,因为我始终坚信:教学是孩子们成长的根基,容不得半点马虎。‘用情’做保障,无论是校园秩序、后勤服务、师生诉求,我都往细里做、往实里办,让制度有‘硬度’,也让服务有‘温度’;‘善谋’管餐食,我严抓食材采购、严控成本核算,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孩子的营养均衡的‘刀刃’上,更邀家长监督,守住健康底线。”碾坝小学副校长刘晓强给记者说道。

课堂,是他教育梦想的起点

二十载春秋执守讲台,刘老师始终坚信,教育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是道理与生活的相融。学生赵宇菲这样说道:“刘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特别有意思,他总能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明白道理。”在她记忆中,刘老师总是携着一则则真实的故事、一段段生动的影像走进教室,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化作可视可触的日常情景。

20250911113607069-75-559e8.png

学以致用,是刘老师课堂最温暖的注脚。他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捕捉身边的道德片段——或许是扶老人过马路的那一刻温情,也可能是共享单车凌乱停放的一处遗憾。 “我们学会了用法律的思维看世界,”一名学生在课间对记者说,“现在连爸妈扫码领奖品,我都会提醒他们注意隐私条款。”

“我觉得刘老师是一个让我非常敬佩的人,他对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说是极致用心的‘深耕者’,注重细节把控,夯实教学每一环,从备课到课堂再到课后,他从不含糊。此外,他还会协调各科作业量,避免某一学科作业过多挤压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确保六年级整体教学均衡发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碾坝小学教师唐小玲这样评价道。

教育的脚步从未停歇。刘晓强始终领跑在教改前沿,以创新理念推动课程变革,将“立德树人”融贯教育全程。“他不仅是教学能手,更是教研引领者,”数学教研组长如此评价,“刘副校长常带领我们开展听课、评课、磨课和教学研究。他总能精准捕捉课堂关键,却始终谦和地说‘我这个建议供你参考’,令人如沐春风,又豁然开朗。”

这份专业与胸怀,也累累结出于学术领域。他不仅参与构建学校“幸福教育·五福”课程体系,还主持三项市级课题、参与两项省级课题,不断精进教学艺术与学术修为,以实际行动为全校教师树立起崇高的榜样。

管理,是他教育责任的延伸

刘晓强担任副校长以来,还分管教学、财务和校园餐等工作。角色的转变让他更加意识到,教育不仅关乎课堂,更关乎环境、制度与人心的建设。

校园餐管理曾一度是学校的痛点:手工统计效率低、误差大、家长疑虑多。刘晓强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带领团队研发出一套基于电子表格的“校园餐核算系统”。通过函数与超链接的协同,实现了从采购、库存到消费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这套系统不仅把核算时间减少了六成,更重要的是让每一笔经费清晰可查、阳光透明,家长随时可以看到孩子在校就餐的明细。此外,着眼于实际用餐体验,刘晓强还注意到,下午给孩子们供应面条,因放置时间较长容易变得软烂,影响口感。因此,他将晚餐调整为炒菜、馒头、炒米饭与排骨汤等搭配,既丰富了菜品结构,也保证了孩子们能够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

20250911113606236-13-2c43d.png

“刘校长他是一个有干劲的管理者,从学校搭建核算系统到规范采购流程,他严格把控将误差率控制在0.5%以下。当我们面对校园餐管理的痛点时,他从不含糊,经过反复的思考实践,靠加班加点把零散经验凝成智能方案,让核算效率提超了90%以上,不仅筑牢了学校的食安壁垒,也得到了全体教师的敬佩和信赖,更获得了家校群体的一致好评。”碾坝小学教师崔艳智给出了高度评价。

美育,是他教育情怀的落地

育人从来不止于课堂。刘晓强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广阔社会,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实践体悟。他秉承学校“用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的办学理念,他将人民满意的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持续探索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路径。他指导学生将“四史”学习融入艺术创作,借助麦秆画、剪纸等传统技艺,展现红色主题的深刻内涵。《红船精神 巨轮启航》《百年华诞光辉历程》、《十大元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作品,不仅在省市县各级展览中屡获佳绩,更成为学校美育教育中鲜活的教材。

“刘老师教会我们的不只是技巧,更是一种表达和传承的方式”,已升入初中的学生张伟在回忆中说道。“他带我们走出教室,用双手感受历史,用作品表达敬意。”

从教近二十年来,刘晓强始终坚守“把爱心捧给孩子,把放心送给家长,把忠心献给事业”的工作信念,先后被评为“农村骨干教师、甘肃省骨干教师”,“园丁奖”优秀教师,“美术教育先进工作者”,并荣获中共甘肃省教育工作委员会思政案例“二等奖”、教育部主办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等诸多奖项。

20250911113606586-96-d0226.png

在康县碾坝镇中心小学,教育是看得见的温暖,是触得到的未来。刘晓强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自己化作一座桥梁,连接起课堂与社会、知识与生活、传统与未来,以匠心守护孩子的每一餐饭,以智慧点亮每一堂课,以艺术滋养每一颗心灵,让一所乡村小学成为信任与希望的土壤——在这里,孩子安心成长,教师潜心育人,教育真正成为一场温暖生命的幸福实践。(豆盼盼 张盼盼 陈佳)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周俊鹏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