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5 15:09:19
青瓦白墙映碧水,繁花绿树绕农家。踏入如今的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泰山乡,一幅“村美、业兴、民富、人和”的和美乡村图景正徐徐铺展。昔日泥泞难行的小路,蜕变为干净整洁的水泥大道;房前屋后闲置的空地,化身为精致雅致的小花园;村民们眼角眉梢的笑意里,满是日子越过越红火的甜蜜与踏实。
环境焕新:扮靓乡村颜值 涵养文明底色
晨雾尚未散尽,泰山乡双河村的巷道间,扫帚与地面摩擦的“沙沙”声已悄然打破宁静。村民蒋大姐握着竹扫帚,将飘落的树叶一一归拢,晨光温柔地洒在她脸上,映出眼角藏不住的笑意:“现在大伙儿都把家门口收拾得干干净净,村里环境好了、颜值高了,咱们心里比喝了蜜还甜!”这充满烟火气的日常,正是泰山乡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最生动的注脚。
近年来,泰山乡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新动能,推动乡村实现从“环境焕新”到“精神重塑”的美丽蜕变。这份蝶变的背后,是一套精密高效的治理架构:创新构建“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三级网格责任体系,将整治责任细化到每一条村巷、每一户人家;建立“村规民约+文明评比+积分兑换”长效机制,村民参与庭院美化、巷道清扫等活动可累积积分,凭积分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推行每月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让环境整治的成效看得见、留得住、能长效。
环境整治不仅扮靓了乡村的“面子”,更涵养了文明的“里子”。未来,泰山乡将持续深化整治成果,推动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深度融合,让美丽乡村建设的红利惠及每一位村民,书写物质富足与精神丰盈相得益彰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产业赋能:激活生态优势 厚植富民底气
和美乡村,既要高颜值,更要有“好价值”。泰山乡立足本地生态资源禀赋,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富民路——一个个有机产业发展示范点生机勃勃,一片片山地立体农业示范点绿意盎然,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徐徐展开。
泰山乡境内山清水秀、气候温润,森林覆盖率高达94%,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让这里成为发展农业产业的“天然宝地”。近年来,泰山乡因地制宜,率先构建起“八有”山地立体农业发展格局,在全乡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示范点,带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今年以来,泰山乡抢抓全县“全域有机”发展机遇,再次深挖生态优势:通过深入调研论证、广泛动员群众,将有机产业与乡域乡村振兴主导产业深度融合,确定“一村一示范”的有机产业发展布局,既激活了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更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如今,“全域有机”产业已成为泰山乡的“富民引擎”——不仅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更守护了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多赢。
乡风润心:培育文明新风 凝聚邻里温情
行走在今日的泰山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村头文化广场上,老人们摇着蒲扇闲话家常,孩童们追逐嬉戏的笑声洒满庭院,为村庄注入鲜活活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道德讲堂里讲述着身边好人的暖心故事,“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让崇德向善的风气蔚然成风;农家书屋里,村民们捧着书籍静静阅读,在墨香中汲取知识养分、开阔眼界。
近年来,泰山乡始终把乡风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一系列接地气的举措,让文明新风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开展先进评选,用榜样力量引领风尚;举办读书会、技能培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设立“积分超市”,将文明行为与实物奖励挂钩,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同时,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积极推行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让大操大办的陋习少了,勤俭节约的新风多了;村民议事会上,大家围坐一堂共商村里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邻里关系更亲近了,乡村里的温情也更浓厚了。
从“环境美”到“生活美”,从“产业兴”到“人心齐”,泰山乡的和美乡村建设,不仅改变了乡村的模样,更点亮了村民的幸福生活。如今,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角落都充满生机,每一个笑容都洋溢着满足,泰山乡正以最美的姿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王霄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