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5 17:53:00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深化‘三个年’活动,以激发创新活力、释放人才潜能、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政策路径设计,聚力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9月15日,在安康市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该市科技局负责人吴世珍从五个方面介绍了科技领域相关情况。
健全一体改革工作机制,高位推动、强化统筹。紧跟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改革硬仗工作,市级领导分别带队开展专题调研,印发《打好“八场硬仗”重点任务清单》,为改革向纵深推进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发展合力。成立市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专项小组,制定《安康市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工作方案》,部署9个方面35项具体任务,逐项明确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具体举措、完成时限,确保改革硬仗任务事事有人做、件件能落实、项项有实效。健全工作机制,坚持跨部门协同发力,建立市委副书记和市委常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推进机制,构建了“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工作格局,横向由市科技局认真履行市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小组办公室职责,落实月调度、季研判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审议重点事项、研判整体态势、解决突出问题;纵向由各成员单位围绕改革目标,联通省级、县级相关部门,紧扣时序进度推动本行业、本系统的具体举措落实,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衔接的工作格局。
建立地方高校支持机制,构建活跃的创新生态。支持地方高校紧盯市场需求,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水平,安康学院“食品与营养”专业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点,正在申报新增教育、农业、生物医药、旅游管理等硕士学位授权点,积极筹建陕西省硒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支持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护理、学前教育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预算1600万元用于实训室建设,建成后将为秦巴山区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同时,市政府预算3000万元支持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工作,以系统化布局、战略性投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发展构筑坚实根基。
建立科技产业对接机制,赋能产业升级发展。完善“企业出题、政府审题、产学研协同解题”机制,联合西北工业大学等9家高校院所,围绕新型材料、毛绒玩具等重点产业建设“安康市新型材料科创中心”“安康市毛玩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等共享共用科技创新平台9个,并整合非常驻型平台,在安康学院集中布局建设秦创原安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综合服务中心和安康市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总平台,9月底将建成投用。聚焦重点产业链关键技术难题,组织“揭榜挂帅”重点项目5项;建立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培育企业208家,同比增长30.82%,兑现落实2024年新获批高新技术企业等奖补资金2093万元。同时,市科技局组织安康学院、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等申报的“以‘平台+科技+产业’一体改革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项目”获批全省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试点,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构建产学研用联动机制,协同精准引育人才。深化科技赋能“三个一”机制,聚焦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加速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印发《安康市“校招共用”引才用才实施办法(试行)》,设立200万元市级“校招共用”专项资金,为重点企业精准招引一批技术研发紧缺人才。今年以来,获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9项,争取项目资金2129万元;新增省级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8支,选派科技特派员1184名,企业科技副总80名,“三区”科技人才188名。优化调整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团队,全市9条重点产业链创新团队专家调整优化至121人。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联姻”建设科技小院集群23个,搭建“政产学研用”综合平台,推动“四链”深度融合,目前,正在积极对接中省帮扶安康的高校院所在安设立“科创驿站”。目前,全市累计建成专家工作站、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小院等人才服务平台259家。
全面深化“三项改革”,推动秦创原建设成势见效。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实施重大成果转化项目,7月25日,在市科技局举办的项目路演活动上,“紫阳县植物源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项目”正式签约落地,王汉中院士团队的高水平科技成果成功落地安康,将牵引带动秦创原富硒产业创新聚集区加速建设,引领全省富硒产业创新升级发展。今年以来,举办全市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提质扩面推进会暨市属试点国企赋权改革项目路演活动等11场次,发布“先使用后付费”等高校成果77项、企业需求79项,促成签订产学研协议23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9.46亿元,同比增长65%,彰显创新活力更加强劲。
吴世珍表示:下一步,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下,聚焦“十五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编制和重大项目谋划,谋深做实各项改革任务,全力以赴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具有安康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提供有力支撑。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