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5 20:12:45
9月6日下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联合农业农村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模式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村厕所与污水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业委员会、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中共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乡团委等,共同举办了学会首个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之一的“科普阵地探未来——青少年走进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活动,成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探索打造“理论+实践”科普模式的新举措。
此项活动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秘书处科普信息部主任温靖高级工程师主持,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执行秘书长王应宽研究员、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副所长程红胜、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乡团委书记原源等领导出席活动并分别致辞。来自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管庄学校紫荆校区的同学及学生家长,共51人参与本次参观学习交流活动。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执行秘书长王应宽研究员致辞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副所长程红胜致辞
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乡团委书记原源致辞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秘书处科普信息部主任温靖高级工程师主持会议
王应宽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农业科技事业传承与创新的后备力量,少年强则国强。面向青少年的“科普阵地探未来”活动,旨在着力推动青少年科普工作,营造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氛围,搭建起青少年探索科技的桥梁,推动农村能源与环保科技创新成果的普及,通过亲身感受农业农村废弃物变废为宝的科技力量,激发青少年对能源与环保领域的兴趣,助力未来科技人才培养。同时,他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青少年科普事业,为青少年搭建更广阔的科学探索平台。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是“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业委员会”支撑单位。活动中,在专业技术人员、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王越博士和李冉工程师的带领和讲解下,学生和家长分为A、B两组,沿指定线路参观了设立在此的3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学习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能源燃料、了解易腐烂的生活垃圾变为肥料、厕所粪污处理和利用,探寻农业废弃物的微观奥秘。开展了种植实践、有奖问答,以及学生和家长交流分享等活动。
有奖问答环节,通过现场摇号的方式,10位同学全部回答正确。种植体验环节,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科普部门的工作人员专门购置了透明种植盒,发放给现场参与动手体验的同学们,孩子们专注体验,认真学习,在心中种下了科技的种子。学生和家长们为活动纷纷叫好,学生周思晓兴奋地说:“今天的活动特别有意思!看到实验室里的仪器和设备,听着老师讲背后的科研原理,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科研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能解决环保、能源问题的真功夫。原来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是这样一点点钻研,为我们的生活找更好的方案。这次经历让我更坚定了——未来我也想搞科研,像今天的老师们一样,用科学知识守护环境、探索未知,当一个能为社会解决问题的研究者!”。
学生李思瑶的家长逄文娟表示,这次活动真正做到了“科学普及、服务大众”,不仅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到了农业科技和环保知识,更在他们心里种下了“爱科学、懂环保”的小种子。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家长能和孩子一起感受科技的魅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带孩子们走出课堂,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9月中下旬,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还将组织开展“科学文化进基层——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科普志愿服务总队进农户”活动和“千万IP创科普——农业工程科技创新科普作品征集”推荐、展播等活动,以及通过交流分享会的形式,邀请有关专家和科普工作团队代表,共同全面总结和分析“科普月”活动经验,展示科普活动好思路、好做法、好成果,并进一步与新闻单位加强合作开展活动宣传,为持续做好今后科普工作奠定基础。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胡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