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秦创原“一总多区”杨凌行活动成功举办​ 科技赋能旱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09-16 16:08:59   

为全面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聚力构建秦创原“一总多区”协同创新发展格局,持续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9月12日,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厅、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秦创原“一总多区”一月一地市活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路演杨凌行暨区校融合创业导师聘任活动在杨凌举行。本次活动以加速产学研融合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核心,旨在加快秦创原旱区现代农业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集聚农科资源构建全链条孵化体系,为杨凌示范区打造旱区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注入强劲动力。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军,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马云出席活动并致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马闯,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祝战斌出席活动,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宋妮主持活动。

20250916161032793-49-b8c0b.png_scale_.png

活动现场,政策推介与资源对接同步推进,为参会主体搭建起全方位服务桥梁。杨凌示范区科创局、创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分别围绕“中国杨凌农创汇”平台功能、杨凌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效,以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赛事安排进行详细推介,让在场企业、高校团队充分了解杨凌在成果转化、创业扶持方面的优势资源。陕西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专利快速预审业务流程,助力创新主体高效保护知识产权;人保财险陕西省分公司解读科技保险相关政策,为科技企业研发、转化环节提供风险保障。此外,陕西省数智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负责人以“新质数转·数智赋能”为主题,深入讲解数据要素如何激活中小企业新质生产力,并通过数字化转型案例分享,为农业企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区校融合是本次活动的重要亮点,现场为20名区校融合创业导师代表颁发创业导师聘书,标志着杨凌示范区与高校在人才协同、创业指导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按照合作机制,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实现创业导师互聘、互认,三方将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企业孵化培育开展深度合作,通过整合政府政策资源、高校科研与人才资源,共同推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一线,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随后进行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路演环节,杨凌慧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的“杰柏翰三螺旋人源化胶原蛋白管线项目”“日光温室多能源增温系统集成技术应用与推广”“qBac重组蛋白高产表达服务平台”“苗圃智能巡检机器人”“基于酶催化的高纯度氘代维生素A生产工艺”以及“植物表型装备构筑农业新质生产力数智基座”等6个前沿项目,深度展示了示范区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企业的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同时,现场评审专家、投资机构代表与项目团队围绕技术路线、合作模式与产业化路径展开热烈交流。

20250916161032960-10-bf047.png_scale_.png

本次路演活动有效搭建起“政产学研金”多方对接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为进一步促成科技成果在杨凌本地转化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杨凌示范区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开展路演对接活动110场次,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3亿元,同比增长33.87%,示范区科技创新正式从“单点突破”迈入“系统提升”的新阶段,成果转化的“加速度”持续增强。

下一步,杨凌示范区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持续聚焦旱区农业发展需求,全力打造“中国杨凌农创汇”成果转化核心枢纽,积极搭建科技与产业常态化对接桥梁。同时,深入推动重点产业全链条示范推广,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在国内外的产业化应用,不断强化旱区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功能,为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杨凌样板”。

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人保财险陕西省分公司、陕西省数智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相关负责人,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局、创业中心负责人,以及金融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农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创业企业负责人,创业导师代表、行业技术专家、路演评审专家等90余人参加活动。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马媛 党菲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