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 19:55:29 边莫涵 李馥如
今年以来,面对持续旱情,武镇坚持“抗旱保粮”与“壮大村集体经济”两手抓,通过创办惠农农产品加工社,不仅为群众解决了“靠天吃饭”的难题,也让村集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在抗旱保粮工作中,武镇党委政府抢抓降雨有利时机,免费为村民发放菜籽,及时组织开展补种。同时,充分发挥加工厂的带动作用,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从单一的粮食作物向多元化小杂粮种植转变,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增强了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为降低周边6个村的农产品加工成本,拓宽群众选种种类,付家坪村将一座废弃礼堂改造升级为小杂粮加工厂。厂区配备了榨油机、碾米机、粉碎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加工价格比其他加工厂低30%,年加工能力达200吨。有了加工厂的“兜底”,群众二次补种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家心里有了底:种下的作物,不仅有收成,还能在家门口以实惠的价格卖出去或加工好,真正实现了“抗旱保粮”有保障。
小杂粮加工厂的运营收入全部纳入村集体经济,为村庄发展积累了宝贵资金。这些收入将进一步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公益事业,形成了“加工带动种植、种植反哺集体”的良性循环。
如今,付家坪村的小杂粮加工厂已成为村民心中的“定心丸”和村集体经济的“新引擎”。更让大家在抗旱保粮的战役中,拿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