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三生融合”模式打造未来乡村

2022-03-30 11:46:05   

 

浙江衢江区未来乡村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政府主导、企业主营、群众主体”三主协调,以面向美好生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为特征,全区一盘棋,系统谋划、统筹布局,打造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基本单元和人民幸福美好家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实践中探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改革创新举措,奋力开启共同富裕新征程。

先试先行,创建田园型国际未来乡村

2019年,衢江区在莲花镇率先开展未来乡村试点工作。莲花国际未来乡村着眼于共同富裕主题,以“三生融合”模式为突破口,紧紧围绕“五个三”核心要义,聚焦五化十场景,对照国际标准,突出莲花特色,着力打造村产人文融合,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未来乡村,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有效路径。2021年9月29日,全国首个乡村未来社区评价导则标准编制启动会在莲花召开。

莲花国际未来乡村创建突出共同富裕实践、国际标准导入、乡村邻里营造、数字智慧应用、服务治理集成、党建联盟构建,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一个生产、生活、生态“三生”高度融合的未来新乡村已初步呈现,共富通道已进一步打开。2020年,共有各类产业经营主体150家,常住人口达到9400人,全年吸引旅居游客30万人次以上。2021年3月,省政协主席葛慧君和副省长徐文光(时任市委书记)现场调研,对莲花国际未来乡村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村产人文高度融合的创建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市委书记汤飞帆调研时,对防贫一件事智慧系统的精准运行给予了充分肯定。2021年9月24日,中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正谱,副省长徐文光等一行来到莲花国际未来乡村实地考察调研,对莲花国际未来乡村建设成果给予肯定。“乡村未来社区引领共同富裕新征程”入选浙江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典型案例。

产业先导,打造三生融合共富新亮点

产业发展。从农业产业、文旅产业、微产业植入三个方向发力,吸引更多本村、周边村的村民就业。莲花国际未来乡村26家农业主体数字化改造升级,霞光科技农业园应用科技设施调温、调湿水肥一体技术,每亩收益可达10万元以上;铺里·九宫格、铺里·雀巢等一批高端民宿先后落户;创业格子铺、小而美市集、共享餐厅等一批微产业成功布局,每年可带动4000余名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资源盘活。充分发挥“两山银行”平台作用,努力盘活山、水、田、闲置农房等资源,获得固定利息、投资收益和盈利分红。如莲花镇西山下村将190亩农田的使用收益权存入“两山银行”,每年可获得16万元的固定利息。2020年涉及3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41777.54元、同比增幅62.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099元、同比增长15.1%;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50元、同比增长20.4%。

利益联结。建立“政府+企业+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政府主导、企业主营、村民主体”的项目运行模式,推行和支持“自主创业,土地(投资)入股、就地就业、扶持低收入农户”等增收模式、形成“租金+股金+薪金”的财富分配机制,4000余人通过服务乡村产业增收,175户低收入农户每年增收超过1000元。充分发挥企业带动作用,使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都能从产业发展中获利。铺里·九宫格、铺里·鹊巢等民宿通过搭建平台,推介衢江农特产品,带领居民共同致富,如“老花匠”民宿主人张斌彪在村里流转土地80多亩,雇佣周边农户种植,传授花木种植技术,带动20余户农户种植花木,销售单价比原先提高了20%。

聚焦民生,优化共治共享服务供给

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深化“两进两回”行动,推动科技、资金进乡村,青年、乡贤回农村,实现未来乡村新型社群重构。配套建设乡贤公寓,为创业人员提供住房保障。2020年,吸引归乡人980人,引进新乡人198人,已先后有涉及农业科技研发、民宿等领域的30余家企业落地。开展农民素质培训。结合市“五千工程”和区农民培训工程,举办在“家门口”的实用技能培训,向广大居民传授电子商务、烹饪、插花、家政等技术,已先后培训实用性高素质人才1000余人次。营造创业就业氛围。通过搭建双创空间、一站式创业就业平台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各种方式,培育农创客180人,形成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促进增收致富。园区“农二代”樊悰麒通过举办的电子商务培训,在抖音、莲里淘等平台开展网络销售,拓展线上市场,让自家家庭农场实现年增收100万元。

优化邻里共享服务。以“共享”为主线,建成乡村客厅、南孔书屋、盒子空间、共享餐厅、乡贤工作室、小而美市集等邻里活动场所,为各类人群提供了邻里交流、文化沟通、情感分享的平台;打造农耕文化馆、涧峰时空舱、晴耕雨读研学基地等文化地标,展示糖画、剪纸、婺剧等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元宵晚会、8090宣讲等邻里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居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优化智慧生活服务。一是打造“智慧+”项目。建成智慧自行车慢行系统、智慧停车场、智慧厕所、田园盒子(共享运动场景)、智慧导览系统等一些列“智慧+”项目,让生活智慧化,智慧便捷化;二是提供“一站式”服务。2021年8月份,莲花国际未来乡村服务端上线浙里办—数字社会专区“我的家园”,提供“我要建房”“慢病守护”“医保问答”“智守护”“助残一件事”等5个应用;无人超市、浙江政务服务网和最多跑一次自助服务终端机等数字服务终端均进驻莲花国际未来乡村,全面提升群众生活的便捷度和幸福感;三是提供智慧医疗服务。远程专家门诊、行走的医院、云上药房、智能手环等利用“互联网+医疗”的优势,创新健康服务模式。目前,铺里自然村首批10位70周岁以上的独居、残疾老人获发智能手环。接下来,将进一步增加智能手环发放人数,打通数据壁垒,逐步实现设备信息与电子健康档案的连接,为老人、残疾人等提供针对性的诊疗服务和健康指导。

优化基层治理服务。按照“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总体要求,创新探索“线上+线下”的村民自治评分体系。线上,在衢江村情通中开设“未来乡村”版块,以“莲里看、莲里抢、莲里助、莲里建、莲里办”为五大场景,通过完成任务获取莲花分。线下,通过衢州有礼“八个一”、乡村振兴、邻里和睦等7大方面评分算出村民每月的莲花分。莲花分可在兑换超市中进行日用品兑换(已建成兑换超市3处),分数高的村民可享受金融信贷优惠,城区停车费抵扣、后备村干部推荐等政策。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